长城文化。甘肃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所经的重要线段和现存长城长度最长、保存遗迹最多、形态结构最复杂、最能代表“长城文化”的地区。秦、汉、明三代长城至今仍绵延于陇原东西,万里长城的西端都在甘肃境内——临洮,敦煌,嘉峪关,总里程达4000公里,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敦煌玉门关及其附近的长城边塞为我国汉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气势最雄伟的段落。明长城西端点嘉峪关为万里长城全线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关城,享有“边陲锁钥,长城主宰”之美誉。著名的阳关、玉门关,更是留下了《渭城曲》《凉州词》等许多千古名句。
中医文化。甘肃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中医药文化在甘肃源远流长。在挖掘整理和传承利用岐伯、皇甫谧等古代名医和敦煌医学、武威汉简医学的中医药优秀文化方面,我省已提出了一个《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工作实施方案》,将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资源丰富、品质高端、地方中药材等优势,推动中医药文化与旅游结合,努力打造一批集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体验的养生观赏基地,开展集养生授课、名医问诊、养生茶和药膳养生餐的开发。
红色文化。甘肃被誉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和转折点,在中国革命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遍布全省的720余处红色遗址遗迹,记录了甘肃革命和建设时期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承载着丰厚的革命历史、生动的革命事迹,还给我们留下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具有甘肃特色的“南梁精神”“会师精神”“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等一大批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的革命传统。这些精神具有跨越时空、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时代力量,是推进甘肃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战略的历史铭鉴和精神动力。
(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