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城:东西文化交互与丝绸之路的形成

摘要:中国东、南面是大海,西面是沙漠、高山,北面是戈壁、森林,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当中,不利于与外界沟通。然而自古以来,中国并没有自我封闭,而是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保持广泛联系。丝绸之路为我们打开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通道;丝绸之路的形成,助推了东西方文化交互,我们不仅输出了自己的文明,也吸纳了西方的文化。那么,丝绸之路是如何形成的?东西方文化交互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QQ截图20160909162717

李水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分段视频:http://www.71.cn/2016/0909/909474.shtml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6/0909/909473.shtml

图说:http://www.71.cn/2016/0909/909497.shtml

我今天讲的内容主要涉及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一些背景资料;

第二,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在有关领域的重要考古发现;第三,文化发展的变化历程,主要是谈以华夏文明为代表的文化向西扩散的过程;第四,主要谈一下新疆的情况;最后,我们谈一下在张骞“凿空”之前,有关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互的情况。

一、东西文化交互与丝绸之路的的背景资料

(一)“丝绸之路”概念的由来

首先,介绍一下“丝绸之路”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图片1

这是古代丝绸之路路线图,当然,这指的是陆路。陆路分好多条,它的起始地一般是在西安,有时候也会东移一点到洛阳,西面一直到地中海沿岸地区。“丝绸之路”的诞生是中国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甚至是影响了世界文化格局的重大事件。在早期,我们并没有“丝绸之路”的概念。幸运的是,司马迁《史记》记载,汉武帝为打击匈奴,派遣官员张骞前往西域联络月氏,这个故事在敦煌壁画中也被记录了下来。

图片2

这是很难得的一幅壁画。“丝绸之路”在公元前138年就已经实际存在了,在那时张骞就沿着这条古道前往西域,但是当时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名字出现。“丝绸之路”的名字出自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他很早就到中国来进行考察,最后撰写了一部书——《中国》。在《中国》这部书里,李希霍芬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李希霍芬可能是不经意的,只是用一个高度概括的物质化的东西“丝绸”,作为代表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干线。但是后来,他的这个概念很快被国际学术界所接受,而且陆续发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是在李希霍芬提出来以后,才广泛传播开来的。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