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2)

安徽: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2)

摘要:发展混合所有制,对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对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对于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的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的新论断,并明确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然而时至今日,改革尚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

一是认识不统一。不论是民企、国企,还是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大多心存疑虑。人们担心国有资产流失,使之成为向特殊群体或权贵资本进行利益输送的一场盛宴;政府部门担心失去对国企的控制权;国有企业担心民间资本进入后国有资产和企业经理层的职位利益受损,特别是对于运营良好的垄断企业来说,没有引进外部资本的动力;民营企业则担心优质资源难以进入,即使进入了也缺乏话语权,担心大股东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行政权力侵吞新进资本的利益,最终导致民企血本无归。

二是政策不完善。国企改革的政策性很强,每走一步都涉及到相关的政策法规。虽然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但客观而言,关于如何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如何从“管资产”转为“管资本”、如何确定国资民资混合比例、如何调整国企人事薪酬制度等政策仍不完善,导致很多企业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同时,民间投资仍面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民营企业所关心的哪些行业和领域实施混合所有制以及合理的回报、合作方式等仍需要明朗。据安徽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今年初开展的“三门”问题大调研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家认为 “玻璃门”的主要表现依次为资金或资本门槛要求过高占38.2%、壁垒名义打破而实际依然存在占38%、投资规模门槛要求过高占33.7%、资质标准门槛要求过高占31%。特别是在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矿产、民营金融、民办医疗、民办教育、民办养老、民营公交等领域,民间投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性障碍。

三是路径不明确。这些年来,安徽对于混合所有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如马钢、铜陵有色的上市;海螺、江汽、国贸集团推行员工持股;淮南、淮北、皖北三大矿业集团积极“走出去”,通过与非公经济进行项目合作等方式到省外获取资源;中国移动入股科大讯飞;特别是由12家国企和民企联合组建的新安金融,实现了真正的现代企业三权分立治理机制,成为“国”“民”联手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典型范例。但总体来说,发展混合所有制还处在个案探索阶段,尚没有形成明确清晰的路径和模式,这也是改革推进缓慢的原因之一。

此外,从国有企业来说,高管的选拔任用体制以及高管的行政级别、职位利益成为阻碍国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因素;从民营企业来说,全省总体上不大不强,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安徽仅有国购投资集团与铜陵精达铜材公司入选,分别位列150位、482位,由于资本规模小、实力弱,民营企业真正与国有企业交叉融合的能力不足。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