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建设两智库一网络一体系的建议
洛阳市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 刘红旗
当前,全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需求非常旺盛。我们应该意识到,社会科学界要拿出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提高国家和省、市及基层地方的文化软实力提供服务。目前,我市有8所专科以上高校,3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40家学会,每年完成社科科研项目300多项,举办各类社科活动近400场,但我们提供的社会科学服务数量和质量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建议省委或省政府出台文件,在全省建设“两个智库、一个网络、一个体系”。一是鼓励发展民间智库。对意识形态性不强、有明确受益企业、能够从社会科学咨询服务中获得社会资金并持续发展的民间社会科学机构,在政策上予以支持,资金上予以扶持,帮助其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二是建设省辖市公共智库,组建省辖市社科院。对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殊规律较紧、意识形态性较强、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较强的本地课题进行持续研究。三是建立覆盖全省各县(市、区)的社会科学调研普及组织网络,制定《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成立县(市、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把社会科学普及和调研网络延伸到基层,解决社会科学接地气不足问题。如机构、编制无法增加,可先在市社科联加挂社科院牌子,在县委宣传部加挂社科联牌子,履行职能,待时机成熟时引进专业人才从事专门工作。建议启动社会科学科普立法工作,制定《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四是健全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社会科学工作保障体系。改革社会科学科研经费投入及管理办法,加大社会科学研究普及经费投入,将专家学者劳务费列入科研经费预算,激发社科专家贡献更多劳动价值的积极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