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科学概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因为二者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同时,弘扬延安精神,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延安精神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基础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基础。背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观就可能出现混乱。长期以来,西方都把价值观作为颠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突破口,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在其回忆录中披露,194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在国际关系委员会上明确地提出了瓦解苏联的目的、任务和手段:“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我们要把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根挖出来,把精神道德的基础庸俗化并加以清除。我们将以这种方法一代接一代地动摇和破坏列宁主义的狂热。”实践告诉我们,培育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自觉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根本上避免把人们的价值观引入歧途。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1938年,毛泽东给抗大的亲笔题词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实质,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描述道:不仅像毛泽东这样的领袖人物丝毫不会动摇内心对目标的信念;就是普通战士,也“对共产主义有一种宗教式狂热的纯粹感情”。这启示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培育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