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是筑牢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实事求是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延安时期,毛泽东特别强调实事求是。1936年,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论证了战争指导问题上的实事求是路线。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他号召共产党人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1940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之后,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调,共产党人要奉行“有的放矢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1941年,他又为延安中央党校制定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校训。延安整风运动,更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人心。
当前,要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就必须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作风。几十年的实践表明,只要丢掉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我们就一定会犯大错误、吃大亏。而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始终从实际出发制定发展目标、作出决策。而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就等于是在践行敬业、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延安精神是强化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基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离开了“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个立足点和出发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丢掉根本、步入歧途。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和党的“七大”所作的报告中,精辟地论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美国纽约《先锋论坛报》记者斯蒂尔在谈到访问延安的观感时曾说:“我觉得在延安的访问中,有三件事使我感动而且深刻起来。第一件是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见到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这是货真价实的。”实践昭示我们,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价值取向。
当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成为一些人奉行的圭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消极腐败,不为人民服务,只为人民币服务,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就是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