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3)

河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3)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因素众多、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的系统工程,只有坚守法治精神,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才能保证改革依法有序地顺利推进。从实质看,法治思维为改革的实践活动提供着思维规则和程序,因而也是一种底线思维。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善于运用法治方式

法治方式是基于对法律法规的遵守,运用法治思维和手段、法律规则和方法处理事务、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行为方式。它是把法治理念、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外化于行的实践过程,也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在操作实施层面上的体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推进改革的有效路径。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如果说全面深化改革是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河,那么法治方式就是规制河水流向、约束河水外溢、保护河水清洁的堤坝和屏障。

省委八届九次全会指出,从河北的实际看,法治环境是最需要的发展环境,法治保障是和谐社会最可靠的保障,法治手段是执政理政最有效的手段。只有在完善的法治环境下,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手段全面推进改革,才能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只有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手段深化改革进程,才能建立完备的、有效果的社会诚信体系,构建起相对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经济秩序;只有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手段固化改革成果,才能让成熟的改革经验真正成为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当前,运用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是基本前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各项改革举措都应坚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也是改革的重要依据。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宪法法律为基本准绳,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公众也要自觉认同、崇尚和遵守宪法法律。

其次,坚持依法推进改革是重要遵循。法治既是规则之治又是程序之治。运用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必须严格遵守规则,按法定程序进行,真正做到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依法而行。改革步入深水区,面对深层矛盾和问题,只有依法进行改革,才能突破旧体制、旧习惯、旧利益格局的束缚,更大程度地凝聚共识,更好地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依法进行改革,才能有效规制政府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只有依法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激发改革热情,最大限度地保护改革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再次,坚守法治底线是有效保证。法律是不可触摸的高压线。运用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必须时刻牢记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场深刻变革,触及深层次矛盾,涉及权力和利益的调整。只有坚守法治底线,自觉用法律厘清权力边界、约束权力运行,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才能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新局面;只有用法治方式化解利益冲突、解决利益矛盾、规范利益结构,才能形成公平合理、人民群众普遍受惠的利益格局,保证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进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