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蕴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蕴含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基,有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基础,也有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华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中华文化积淀的思想精华的吸纳和传承,对中华文化体现的思维方式的融合和优化,对中华文化包含的价值取向的贯通和提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代中国问题的解答具有鲜明的文化蕴含和民族情感。

任何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不仅要以本国的历史和现实为基础,也要以本国的文化传统为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经验为依据,同时也不断吸纳了中华文化中的思想资源,其许多思想观点都带有中华文化的基因,有中华文化的深刻烙印。这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代中国问题的解答和阐释,有着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话语中,中华文化积淀的思想精华、思维方式、价值追求得到再次展开,并被充分融会贯通,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成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元素。

一、思想精华的吸纳和传承

中华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精华,这些思想精华滋养着中华民族,也凝练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眼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表达的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认识和社会情感,这其中也必然包含着对中华文化思想精华的吸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蕴含是对中华文化积淀的思想精华的吸纳和传承。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作为一种民族品格、文化精神,它是同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相伴随的。面对宇宙万物的变动不居,人生多舛以及世事的艰难,历史上的先哲们总是以“多难兴邦”、“殷忧启圣”的事例和道理教育和启示后代,并逐步形成了世代相传的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力量之源,并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历经磨难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源于自强不息精神的支撑。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精神,磨砺了广大民众敢于同命运和灾难抗争,善于在逆境中发愤图强,为争取美好生活不断拼搏的能力,同时也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激励着历代众多的杰出人物为国家、民族的兴旺发展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奋斗。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本身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然使这种精神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所蕴含的精神气质。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的主题——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确立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体现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也深深反映着中华民族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在确立这样的主题和奋斗目标过程中,邓小平和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的命运应当由中国人来掌握,中国的事情应当由中国人根据中国的实际自己来处理。且实现现代化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和人民,“要坚持我们历来的艰苦奋斗的传统”,“否则我们的事业是不会有希望的”[2]。这些思想观念,也始终贯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在这样的理论体系引领和感召下,党和人民同心同德,不断进取,励精图治,使我们的建设事业在开拓中前进,创造出了史诗般的业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篇章。

(二)国盛民安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因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传统情感。在中国人心中,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家与国相互依存,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国要以维护家的利益而存在,家要为国的兴衰分忧解难。家国一体、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长期具有的重要特征。由爱家到爱国,也就逐步衍生出来强烈的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舍己为家、舍家为国”这样一些话语,是中华文化中关于家国情怀的集中表达。正是有这样的家国情怀的存在,中华文化中才始终洋溢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气象,贯通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体现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在面对外强入侵、民族危难的时候,这种家国情怀的不断强化必然会演化为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使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在精神支撑。理论的指向是目标的追求,目标追求的背后是信念的坚定,坚定的信念需要反映社会规律,体现人民要求和愿望,同时也要有情感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这种追求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同时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的传承,不仅强化了自身的文化底蕴,也给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人们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致力于促进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业,献身于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事业,都是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的实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传承所产生的力量,强化着人们对强国富民的向往,对民族振兴的追求,激励着人们更加努力地开创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在更新着社会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三)维护国家统一的强烈意识。中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有过多次内忧外患,也曾经历过若干次战和更替、聚散分合,但始终存在着一种不断走向大融合、大统一的趋势,统一团结始终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使是在分裂的年代里,追求中华一体、国家统一也始终是举国上下的共同信念。之所以这样,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一统的观念,中华民族在珍惜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问题上有着高度的文化认同。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反映的是中国人崇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精神,它植根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中,深刻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并对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到了近代,中国人民更是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视为至高无上的使命,对于有损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任何举动,都进行坚决的反对和抗争。

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国家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都始终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直接传承着中华文化中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话语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国家信念和民族追求。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基础的事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强调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强调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强调切实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这一切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了新内容、新要求、新保障,也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的继承。

(四)协和万邦的和平理念。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追求“天下太平”的民族。中华文化的长期演进也孕育产生了向往和平、注重合作的精神境界和思想理念。“协和万邦”、“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等,就是反映在中华文化中的崇尚和平的理念。这样的理念是中华文化特有的精神和传统,也是中华文化对于人类文明永久性的价值贡献。中国的先哲们在解决部族矛盾和纷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协和万邦”的思想理念。如《尚书》在其开篇就讲到尧的德行,而尧的德行之大者,就在于能“协和万邦”。孔子的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强调的就是各邦族应该团结一致,和谐相处。墨子也主张“兼爱”、“非攻”,反对那些以攻伐为目的的不义战争。孟子更是反对霸道,反对不义之战,提出“仁者无敌”,“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中华文化中主张和平相处、反对以邻为壑、反对用武力征伐他人的文化理念,对于形成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良好准则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对外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中国国情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现实要求,同时也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对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延伸。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共同追求、共同心愿。当今世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难免的。人类社会的进步要通过不同的文明共同促进,各个国家的社会理想可以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协和万邦的恢宏气度来看待和认识国际关系,形成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新主张,强调在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与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在求同存异、互相比较借鉴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反对搞强权政治、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既是对少数霸权主义国家试图任意支配其他主权国家、肆意挑起争端与战争的一个积极回应,也是对中华文化重大思想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充分肯定和评价。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