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路径选择

安徽: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路径选择

摘要:随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多三角、放射状”的城际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安徽与江浙沪之间的空间壁垒将彻底打破;通过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和国家创新试点省建设,近年来安徽产业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基本具备了与江浙沪地区产业互嵌的物质基础。

在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棋局中,安徽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成员和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枢纽,要积极推动省域经济与江浙沪区域板块深度嵌合,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板块。从实体经济层面加强与江浙沪地区的产业互嵌,从制度层面实现市场规制的充分对接,是安徽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路径。

一、拓展与江浙沪产业互嵌

产业嵌入,是指企业将其经济行为融入到从资源获取到产品营销在内的整个价值链相关联的市场体系和社会关系中。产业嵌入不仅有助于企业拓展资源配置空间,更能促进其直接融入产业高端而在竞争中抢占先机。传统区域经济关系基于比较优势等理论,一般多强调地区间产业分工的重要性,并把通过区际间商品贸易实现的分工租金视为地区经济协作的红利。然而,这种分工形式也容易导致区域间经济格局、产业层次以及区域内部经济结构相对固化,即便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与转移的加快使区域间产业分工格局显现动态性和多样性,但分工形态的雁行结构和按产品生命周期推进的产业转移,难以从根本上缩小区域间垂直分工的梯度和落差。而产业互嵌就是后发地区产业缩小与先进地区产业梯度的方式。

安徽近年来大规模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其出发点在于通过与江浙沪地区的对接,实现省域经济的快速起跳。在新常态下,安徽作为后发地区必须将产业经营活动嵌入于发达地区的经济体系中,在充分利用其人才、技术和产业基础的同时,通过对发达地区市场动态信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加快技术升级与结构升级,并在与嵌入区域相关企业的同台竞争中,实现与发达地区产业同步成长。这是不断缩小差距的必由之路。进一步说,产业互嵌也是安徽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平台。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究其根本是由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决定的,而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与产业嵌入有着密切关联。一方面,区域创新系统强调地域根植性,区域范围内独特的、本地化的资源,以及其中蕴涵的企业家精神、企业竞合规制和既有社会结构所构成的地方文化,在激发公司和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产业活动的嵌入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创新系统水平和活跃程度。另一方面,区域创新系统是在创新主体围绕企业的创新投入而展开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创新要素积聚和创新系统运行的平台与着力点,产业的经济活动延伸的边界决定了区域创新系统地域范畴,进而决定其集成和运用创新要素能力。成功的区域创新系统既能充分利用内生的也能充分利用外部可获得的知识,以增强自身的优势和维持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托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将安徽本地产业嵌入到江浙沪地区的经济社会系统来推进。不仅如此,产业互嵌也有助于江浙沪地区企业经营与创新活动同安徽创新要素对接,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高端产业,可以为安徽创新要素的充分激活提供有效平台,使之在更广阔的地域空间与市场充分对接,进而在竞争中不断升华。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