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中国外交积极主动 可圈可点
中俄——索契冬奥会“对表”
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举办冬奥会是俄罗斯的喜事,也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盛事。”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邻居和朋友家里办喜事,当然要来贺喜,同俄罗斯人民共襄盛举。”
2014年2月6—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打破中国最高领导人素不赴国外出席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常规,专程赴俄罗斯索契出席第22届冬奥会开幕式,并在短短43小时内开展了密集而高效的外交活动,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精彩地开启了习式外交的年度帷幕。
这场马年新春之际的点面结合的重要外交行动赋予了索契冬奥会深刻的中国印记,充分展示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有担当、讲诚信、乐助友、不拘泥的独特个人魅力,深刻表达了新合作观、新安全观、新义利观和新道德观支配下的习式外交理念,巧妙塑造了爱和平、求合作、同发展、共繁荣的中国形象,也含蓄点明了越来越有大国风范的中国外交未来的优先方向。
索契习普高峰会是一次体育搭台、政治为主角的典型案例。中俄两国元首更多地是就广泛而迫切的国际及双边议题进行“对表”,而不仅仅是空泛地表达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坚定支持。
(杨成,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中拉——开启南南合作新议程
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中,习近平发表题为“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我提议,通过这次会晤,共同宣布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努力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对拉美展开近10天的密集访问。这是他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对巴西等拉美四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继2013年5月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后,他第二次踏足西半球这块神奇的大陆,也意味着在上任一年多的时间内,中国国家主席的足迹遍及整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发展中拉整体合作,双方用“一个声音说话”,是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的迫切需要。拉美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集中地区,其参与全球治理的主动意识和能力较为突出,是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改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长期过程中可以借重的主要力量之一。
(吴白乙,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中非——推动战略新思维
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强调:“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多几个‘极’,总比少几个‘极’要好。非洲的崛起和形成新的一极,将使世界更民主、更稳定、更具活力,也更丰富多彩,更有利于全球和平、发展与进步。”
2014年5月4—11日,李克强总理对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安哥拉共和国和肯尼亚等非洲四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
从李克强在非洲联盟和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的两次发言来看,中国政府向世界发出了重要信息:中国不仅要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要在国际舞台上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起积极推进多极化的国际格局,为全球治理作出贡献。
他综合阐述了非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非洲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提出非洲堪称“三个一极”。首先,非洲有54个国家,占联合国的席位超过四分之一,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极。其次,非洲资源丰富,经济持续发展,被公认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是全球经济增长新的一极。再次,非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是人类文明的多彩一极。如果将这种提法融合到中国一直以来致力于推进的多极化进程来看,我们可以说,中国提出的多极化格局是开放的、包容的,非洲可以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李安山,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