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有一个战略思想贯穿其中,就是全面推进执政党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聚精会神、接力推进的新的伟大工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道,构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总体部署。
(二)执政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就把实现国家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崇高使命。从提出实现工业化,到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再到建设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从提出建设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小康之家,到实现总体小康,再到建设全面小康;从提出实现经济现代化,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质就是建设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现代化,这表明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深刻,实践也越来越自觉和深入。事实上,政治建设和政治现代化,已经包含了党的建设和党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在政治现代化方面,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在国家治理中,我们党居于执政地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因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所当然地包含了执政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把党的自身建设置于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任务是要推进执政党现代化。
(三)执政党现代化,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强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这就告诉我们,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党的组织充满生机活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有坚强可靠的政治保证。否则,一个因循守旧、自甘落后的政党,一个组织涣散、软弱无力的政党,是不能担负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崇高使命的。
(四)执政党现代化,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必将被时代所淘汰。他强调,党的自身建设和管理的好坏,决定其生存和发展。他还多次用世界上一些老牌执政党衰败落伍、丢权垮台的教训告诫全党,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应当看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执政党认真汲取经验教训,纷纷适应本国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致力于理念、组织、制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和创新,形成了现代化新浪潮。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高度重视推进自身现代化,确保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五)执政党现代化,又是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我体会,应对好“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解决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这一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必须推进执政党现代化。
(六)全面推进执政党现代化,就是要在深化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同时,实现从传统政党到现代政党的转变,也就是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也是执政党现代化的总目标。
(七)全面推进执政党现代化,应该是党的理论体系和执政思维现代化、领导体系和执政方式现代化、能力体系和执政水平现代化、组织体系和党员队伍现代化、法规体系和治党思路现代化一体推进。也就是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也是执政党现代化的总要求。
(八)推进党的理论体系和执政思维现代化。
1、党的理论体系现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理论体系现代化。
党的理论体系现代化也是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由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组成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行动指南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分别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理论体系现代化。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体系现代化正在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宣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指南,进一步体现了党的理论体系现代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