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唐爱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宣传工作的论述(3)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古典自由主义形成于17世纪,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著作有洛克的《政府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们的核心观点:第一点是强调人的权力,特别是个体的权力;第二个是限制政府权力,反对专制;第三个是认为经济的发展要靠市场经济。这是古典自由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

自由主义也在不断发展,发展到现代阶段,变成了一种新自由主义,所以现在我们讲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主要指的是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有这样的一些基本主张:认为经济上中国应该是搞完全的市场化、私有化,要保障个人财产权;政治上提倡代议制民主和宪政,特别是提倡西方的选举民主;反对政府腐败,认为权力缺乏制约,是导致腐败的根源,所以要改革现有的政治体制;文化上主张个人价值优先。

所以新自由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也形成了冲击,特别是在政治层面上。我们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稳步推进,要适合中国国情,不走西方的选举道路。在新自由主义看来,所谓的民主就是选举民主,其他都不是民主,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协商民主,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那边看来,民主只有选举民主,这个对我们的政治建设是有一个负面的冲击。

第五个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它的具体的含义也不同。在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有两个方面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极力反对西方语言。我们知道1996年出版了一个畅销书,叫《中国可以说不》,作者认为西方忘我之心不死,所以把西方世界看成是一种敌对势力,认为西方媒体文化完全是丑陋中国,所以他们特别反对西方,特别反对美国,这是第一个。第二,反对全球化。就是反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民族主义在民众当中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民族主义发展的极端也会影响到我们的两个巩固,极端民族主义对于我们国家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其实有负面作用的。这是民族主义社会思潮。

第六个是民粹主义。民粹主义当前在中国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青年人当中,特别是在网络社会它有不小的声音。它有六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个是反对精英主义,就是反对一些权威,认为任何事情以穷人为标准,甚至诋毁一些知识分子、官员和富人。第二个是反对间接的民主,要求普通民众直接参加,推行一种大民主。第三个是要求均贫富,要求结果均等。第四个是道德至上,甚至鼓吹革命的道路高于法律,这个其实对于我们法治中国的建设是有负面影响的。第五个是崇拜那些从底层崛起的魅力型的领导。第六个方面就是热衷于暴力。这是民粹主义。所以我们也要防止这种极端的民粹主义的社会思潮。

第七个是新儒家。这个新儒家,包括海外的新儒家和大陆的新儒家。新儒家是吸收了一些西方的思想,根据社会发展新的情况,对原来的思想做了调整。所以新儒家在当代中国,也有意识形态的诉求:第一,它认为国家意识形态不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应该以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也就是儒教,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意识形态,不适合中国。

第二,它主张恢复古代的理智,用理智来规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就是儒教要进入到政治权力中心。以儒家的思想以及它的等级制度,来规划当代中国的一个政治制度。这是新儒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冲击。当然,新儒家一些代表认为,这两大诉求可能直接操作还不行,所以有些人就认为有一种思路,像我们搞经济特区一样的,在中国某一个地方划一块地方,设若干的儒家文化特区。不管怎么讲,新儒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也有一个冲击、挤压的问题。

第八,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这几年不断地在社会上蔓延,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否定党的历史,否定党的功绩,用某一些党的错误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所以有些人就提出了“告别革命”,就是认为我们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过去都讲的是一个革命发展的过程,现在认为我们要告别革命。为什么叫告别革命呢?就是我们的社会建设,我们过去这个历史好像都走错了,都是根据革命式来构建的。

所以一个学者是这样理解的。20世纪中国的第一场暴力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当时中国可以有两条选择:一个是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一个是孙中山主张的暴力革命的道路。他认为中国当时如果选择康梁的改良主义道路会好得多,也就是说辛亥革命是不必要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时20世纪的时候,中国有两个命运,第一个命运是梁启超、康有为他们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第二个是孙中山的革命制度。由于革命取得了压倒的力量,所以整个中国之后就根据革命这条道路展开了,中国共产党也是孙中山的传人,我们中国共产党走的革命道路,也是延续着孙中山的革命道路。这句话它反映了什么实质呢?他就认为中国社会,如果没有孙中山革命,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革命,也许通过改良的道路,中国会走上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他的实质就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否定孙中山革命的合法性,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合法性。所以这是一种典型的“告别革命论”,主张历史虚无主义。

习总书记经常讲,对于历史要科学、认真,特别是对党的历史、国家的历史。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是很关键的,要灭一个国家,首先去丑化这个国家的历史。所以现在很多这种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这种丑化党的形象,否定党的革命的合法性,进而为取消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做了理论指导,这个是我们要谨记的。

上面我们介绍了各种社会思潮,主要的意思在于这些社会思潮,对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坚持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应当在正确处理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基础上,不断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现在社会是一个市场化、工业化、民主化的现代化社会,不可能搞那种一元僵化的意识形态结构,好像要把其他的社会思潮都取消,这是不现实的。当然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好像是指导思想要多元化。所以在多种社会思潮并存的,并且不断竞争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有这种政治上的定力,政治上的觉悟,就是说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元主导,一元指导不能变,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戈尔巴乔夫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其实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他在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上提出要把苏联社会改建成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把社会主义“多元化”、“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其实他就讲指导思想多元化,取消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最终引发了社会动荡,导致了苏共的垮台。这个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中国共产党去吸收、借鉴。

戈尔巴乔夫说:“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确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最重要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看成是全人类的意识形态,违反了阶级性是意识形态根本属性这一基本原则。

第二个方面他说:“在历史上第一次迫切需要把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作为国际政治的基础,使国际关系人性化,人道主义化”。这就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指导地位。

第三个方面他说:“改革政策的实质在于,从集权官僚制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过渡。”其实他在指导思想上,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最终导致了苏共的垮台。

所以我们要做到两个巩固,非常重要。当然做到两个巩固,既需要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还需要引导大众文化,因为现在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这种消极影响越来越强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习总书记提出两个巩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说,我们要降低大众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消极的影响。从形态上面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官方的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精英的文化。官方文化主要指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精英文化主要指的是一种上层各种精英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是在民众上普遍推行的一个文化形态。

随着现代化、网络化的推进,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衰弱,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想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必须对大众文化进行有效的引导。大众文化有很多消极的影响,比如说欲望泛滥,强调物质享受,这个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削减。比如说价值观弱化,强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这些价值观对主流价值观,比如说集体主义、艰苦朴素的精神、理想主义也是有消极影响的,并且是对崇高经典道德的理想的消减。所以我们要警惕大众文化它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它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所以大众文化的一个很大的功能,是解构主流意识形态,把你所主张的一套理想信念,通过大众文化,曲解了你的意思,降低你在意识形态的一个主导地位,这也是我们要警惕的。

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鼓舞人,特别是优秀的作品,良好的道德、教育、科技去引导大众文化,这是我们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基本的主张。

(三)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然后下面讲的“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第二点他认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第二层含义。

习总书记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首先来看第一层含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党员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所以现在很多干部不学马列,不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喜欢或者热衷于学习一些国学、易经、甚至一些心灵鸡汤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要不要学?要学,特别很多中国传统的文化,都是我们党员干部提升自己修养的必修课,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要求共产党员学习什么?学习我们自己的理论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的必修课,这是我们的前提,如果干部学院都丧失了这个前提,中央进行了干部教育意图就没有实现。所以习总书记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这也是对我们党优良传统的一个继承和发展。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作风是强调哲学的力量,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这是我们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能走到今天,就是不断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将马克思主义跟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先进的理论武装,才走到了今天。

责任编辑:张鑫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