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春节临近,各地都开始组织慰问活动,本是为有需要的群体送温暖,让孤寡老人、困难家庭过个安心年,不想却变了味儿,慰问金“被抽成”,成了某些别有用心人的囊中物。
事实上此类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很多时候,走访慰问都是“来去匆匆”的“走走、看看”,看望一个贫困户,大车小车数十人,基层领导陪,农村干部拥,大都还有报社、电视台记者跟随。既没有同困难党员群众深入交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更没有与受访家庭保持长期联系,关心困难家庭里病人的康复状况、增收创收情况等。再加上慰问金发放制度的不完善,不免给王某等人留下了“雁过拔毛”的空间。如此一来,好好的温暖之行反而成了“凉心债”。
年终岁末,入户走访送温暖的热潮即将来临,相关部门除了要严肃用人制度,依法依规处理违法乱纪人员外,更要健全慰问金发放制度,强化对惠民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确保党和政府的温暖能够及时准确的送到困难群众的手中。而广大干部们,即便做不到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东街村“免费村支书”宋福如连续6年为村民置办年货,免费为村民体检,也莫要做让“暖心款”变成“凉心债”之酷吏。
慰问活动不是“走秀”,真正重视内心的温暖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伸向温暖的黑手虽然已被斩断,但不可否认,送来的温暖也被打了个折扣,“暖意”被带走了一部分,剩下“余温”很难捂热人心,只会让人心寒。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