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3)

核心提示:农业的核心问题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可能是2015年甚至今后一段时间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土地流转有三条红线不能碰,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能突破,农民利益不能受损。

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农产品价格怎么改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很关心。我们现在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不能让我们吃的粮食比发达国家还贵。但是由于现在各方面的价格都在涨,如果粮食收购价格不涨,农民就不愿意种粮食了。而且现在农民工的工资比较高,以河南为例,种植一亩小麦能赚二、三百块就不错了,一亩玉米能赚七百块,一户农家十亩地,一年最多挣一万多块。但是在大城市里打工的话,现在农民工拿到四、五千的月工资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辛苦一点的职业甚至可能有九千多块的收入,甚至更多。在家种地一年的收入跟在城市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对于许多农民来说可能就更不愿意种地了。

所以,对于如何改革农产品目标价格,国务院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消费者说粮食不能再涨价了,另一方面也不能再伤害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了,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调整的主体思路,一个是保口粮,把口粮保护住,口粮就是小麦和水稻,另一个是提高对种粮大户的收购补贴,单个农户给国家交的粮食越多,奖励就越多。

关于粮食价格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的粮食涨价没有潜力,但是降价更没有潜力。什么意思?以稻米为例,目前全世界的稻米由越南、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这些国家供应。这些地方农民的收入不到我们国家农民的一半,他们的稻米出售价格对他们的农民是合适的,但是我们如果按照他们的价格走,我国农民的收入就降低了。国际粮价肯定要参考这些主要稻米出口国的价格,要是按照这样的国际粮价,中国的农民基本上都不会愿意种水稻了。我们再来看看小麦,全球小麦的四分之一由美国供应,四分之一由俄罗斯供应,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供应其他的部分。这些国家的特点就是拥有广阔的平原,一望无际都是农田,一家大农场主就可能拥有几千公顷土地。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国家的农民没有办法跟他们竞争,因为他们的规模很大,价格低一点没有问题。所以发达国家靠面积靠规模,发展中国家靠低收入,中国在这方面的竞争空间非常小。

另外,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西方人和我们中国人的主粮概念是不一样的,西方人把土豆当作主粮,而中国人的主粮是米和面。所以不能再提泛泛的粮食安全,什么都往粮食上扯,要重视小麦和水稻的绝对安全。国家必须想办法来保口粮,我认为保口粮的方法就是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我们现在的农业补贴是生产的越多给的补贴就越多,但是欧美国家是按照收入比例进行补贴的,与生产量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在美国甚至有不生产反而给补贴的情况发生,因为生产太多极容易使农产品的价格下降,又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比如畜牧业的污染、化肥农药的污染等。欧美国家的补贴是按收入比例的,比如说城市居民的收入是一个月5000块,农民的收入是4000块,就给农民补贴到4500块,缩小差距,这样整个社会的工资差别都不是特别大,这是他们的概念。现在我们国家农民的收入不到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但是日本和韩国的农民收入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70%到80%,虽然也没有城市居民收入高,但是差距不大,而且农村生活成本低。

第三个新提法是2015年第一次提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概念。2015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关于农业现代化提出了五大任务,第一大任务是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农业产业化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但是让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第一次提出来。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跟日本和韩国这几年搞的第六工业化密切相关。什么是第六工业化呢?第一产业加第二产业加第三产业刚好是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农民种了菜以后怎么才能从农民的田头来到我们的餐桌呢?农民种菜之后,等待客商上门收购,客商把蔬菜拉到产地的批发市场售卖,再由老百姓买回家,这是我们中国农民普遍的经营方式。按照这种模式,种菜的农民一般只能得到利润的15%左右,有些地方甚至不到10%。本来我们认为种菜的农民作为生产者应该得到利益的最大部分,其实不是,利润在分销和终端部分的利润是最多的。所以现在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也是因为过去第一产业的利润太低了,希望通过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让农民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最近几年日本和韩国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比如一个果农把自己种的苹果直接进行加工,制成的苹果干打上自己的品牌商标销售出去,就能获得更高的利润。一方面对于生产者来说,省掉了生产到销售之间的很多环节,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了解到自己所购买的农产品的具体信息,比如产地、生产者等,就会更放心。其实在欧洲的一些国家,超市里卖得最贵的农产品都是清楚标注了产地和生产者姓名的。

我们过去的产业分工,农民作为生产者得到的利益是最低的,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产业链延长,这方面的潜力是很大的。比如韩国就成立了韩国农业协会联盟,在过去的40余年中,韩国农协通过开展各种业务如销售和供给业务、银行和贷款业务、保险业务和咨询服务等来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建设。农民可以通过农协在各地设置的很多农协超市,直接把农产品拿出来销售,由于农业销售渠道的畅通,减少了不必要的销售支出。

现在提出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能够疏导或减少产和销之间的环节,在这个方面山东走到了前面。山东青岛的一个村直接把生产出来的蔬菜销售给几家青岛的单位,实现了产销直接对接,承诺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这样一来,减少了原来产销之间的六、七个环节,大幅提高了生产的利润。农民是国家非常想保护的对象,但是就目前我们国家的产业链来说,环节很多,主要利润都被商业拿走了,所以中央专门把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出来,就是要让产销直接对接,缩短和减少中间各种环节,让农民进行各式各样的直销,比如直供超市、直供菜点等,在这方面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