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光伏扶贫”精准到户

摘要:安徽省合肥2014年实施的200户光伏下乡扶贫项目已全部实现并网发电。基层反映,试点推广中仍遭遇制度流程和标准不统一、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难题,建议完善制度流程,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同时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出台配套政策,确保“光伏扶贫”可持续发展。

记者近期在安徽省合肥市采访了解到,该市自2013年起探索试点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在全市选择100户农村“三无”贫困户,为其免费安装建设3KW的家庭光伏电站,除供应自家用电外,余电还可并网获得效益。

“光伏扶贫”精准到户:“三无”贫困户屋顶建电站

在自家的屋顶建个光伏电站,除了用电不用花钱外,剩下的电还能上网“卖”……合肥市一些农村贫困户成了“电老板”。“我家的电站从2013年底开始发电,到现在共发了3400多度电了。”74岁的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十井社区贫困户薛奎章说,他家的电站已并网“卖”了2000多度电。

image002

(图片:金寨县全军乡沙河店村村民在擦拭建在自家后院里的光伏发电板。)

薛奎章是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受益者的缩影。“目前,合肥市光伏产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已打造从硅料、拉棒到电池、组件等的完整产业链。”合肥市经信委电子信息及软件处处长韩东说,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而农村光伏应用市场广阔,经反复调研分析,决定以光伏下乡扶贫工程作为突破口。

“光伏应用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符合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思路。”合肥市扶贫办主任肖波说,农村有很多贫困户,其中5%-10%为无劳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贫困户,凭自身力量难以脱贫,此项工程定向扶持该群体,将给他们带来稳定的收入。

据肖波介绍,因该工程涉及面广,合肥市专门成立市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领导小组,由市扶贫办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供电公司等多部门参与,建立协调联系机制,实现项目立项、选址选户、工程招标、并网发电等具体工作按照序时进度无缝对接。按照“政府推动、专项投入,农户自愿、收益全留,试点示范、逐步推进”原则,2013年,市县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在全市选择100户“三无”贫困户,免费帮助建设单体装机规模为3KW的光伏电站。

image004

(图片:工作人员在金寨县全军乡全军村安装光伏发电设备。)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