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光伏扶贫”精准到户(3)

摘要:安徽省合肥2014年实施的200户光伏下乡扶贫项目已全部实现并网发电。基层反映,试点推广中仍遭遇制度流程和标准不统一、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难题,建议完善制度流程,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同时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出台配套政策,确保“光伏扶贫”可持续发展。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2013年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受到群众欢迎,并取得初步成效后,合肥市决定今后继续扩大实施该工程,2014年,在全市选择了200建设光伏电站,目前已全部建成并网。从2015年开始,合肥市光伏下乡扶贫计划拓宽到500户,到2020年再解决3000户“三无”贫困户的稳定收益。

受访的基层干部、群众和业内专家表示,合肥市探索的“光伏扶贫”实现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其创新作用与示范带动作用突出,但试点推广中仍遭遇制度流程和标准不统一、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难题。各方对破解此类难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完善制度流程,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基层认为,目前,各地试点中普遍面临制度流程和标准不统一问题,因光伏产品更新快,往往费时耗力、造成浪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让操作流程更简洁、安全,并制定国家标准,让基层试点“有的放矢”。

image010

(图片:江苏大丰市恒北村,大丰市供电部门的工作人员检测投入试运行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相关设备。)

二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基层反映,随着光伏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售后管护、维修等问题将不可避免,因属新生事物,目前出现问题时需逐级写报告申请,程序繁琐,解决问题效率低。基层呼吁出台实施细则,在售后服务、操作程序、网点人员等方面予以明确,并探索办法调动贫困户的管护积极性。

三是出台配套政策,确保可持续发展。基层建议,国家和省级层面应出台相关鼓励刺激政策,对试点地区给予财政补贴,同时将该工程与危房改造、农村低压线路改造等结合起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对电站产权进行确权登记,给贫困户吃下“定心丸”。(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