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

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在另一次重要场合上,习近平对“两山论”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生态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深有感触地说:“总书记从发展最紧迫的地方入手,凸显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对发展观作出了新诠释,为加快林业和生态建设指出了新方向。”

远见卓识源于切身实践,高瞻远瞩始自深入调研。习近平对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深刻认识,源自他长期对林业和生态建设的实践。福建长汀的生态巨变,就是一个缩影。

长汀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历史上山清水秀,林茂田肥,人们安居乐业。由于近代以来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长汀成为当时全国最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之一。1985年,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面积的31.5%,不少地方出现“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景象。

绿水青山没了,何谈金山银山?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五下长汀,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大力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过连续十几年的努力,长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2.8万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98.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现在的79.4%,实现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长汀的生态治理样本,折射出习近平清晰的生态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中南海的政治局集体学习,还是同人大代表讨论交流,无论是在深入基层乡村的调研中,还是在远渡重洋的国外访问时,他反复强调这“两座山”,坚定传递着这一执政理念。

思想引领行动,理念指导实践。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推出了一揽子硬措施。

--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受到惩罚;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说。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引领着中国发展迈向新境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