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现象”带来哪些警示

“仇和现象”带来哪些警示

编者按 

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位曾经在一众官员中个性十足的政治强人的落马,引发社会关注。怎么看待“能吏落马”?官员有个性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如何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为此,我们从不同角度组织了三篇评论,聚焦“仇和现象”带来的警示。

落马“能吏”真的“能”吗

彭原

一个明星官员的落马,往往是观察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副部级高官仇和,曾因雷厉风行、铁腕治庸而站在风口浪尖上。即使如今东窗事发,其种种任性“事迹”再次被挖出来之后,媒体仍少不了给一个“能”字的评价。那么,仇和到底“能”在哪里?为何一个“能吏”却过不了反腐这道廉政关?

何为能吏?《辽史·能吏传》称,“吏畏民爱,决事如流,真能吏哉。”用现代语言来总结,能吏就是办事效率高,能得到百姓认同的官员。毫无疑问,不管在哪个年代,能吏都应该是官场里的正能量,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层。

然而,在另一种语境里,“能吏”因其谙熟官场规则,善于规避制度,又成了让人咬牙切齿的对象。整整一本《老残游记》,几乎就是围绕着玉贤、刚弼两名“能吏”展开的揭丑记。为了“有所作为”,报效朝廷,谋个名垂青史,“能吏”舞动起手中的权力,又“能”又“勤”,把一个曹州府搞成了“站笼”地狱,他们对百姓的祸害,比只管捞钱的“贪吏”更是苛烈百倍。

荀子说:“德以叙位,能以授官。”现代任用考察干部的基本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如果没有了“德”的支撑,“能”就难以保证用对方向。历数近年反腐中落马的官员,还真不缺“能吏”。安徽省前副省长王怀忠,也曾高喊“三年改变阜阳城市面貌”,结果耗费巨资造起来的机场却一度沦为养鸡场。“能吏”仇和从宿迁到昆明,一路大拆大建,效率是高了,但他的那些“功绩”,又有多少不是王怀忠的翻版呢?权力不受制约,少有不贪腐的。

中央治吏,反复强调必须严肃问责三种人:为官乱为、为官不为、为官不力。过不了廉政关的“能吏”,实际上就是为官乱为。以一时喧嚣换长久骂名,如此“能吏”,“能”在哪里?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