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俄制裁进退两难(2)

摘要:西方对外采取制裁并不鲜见,但靠制裁就能解决问题的先例却少有。制裁只是手段之一,并非目的,也决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反而会激化矛盾。

三大阵营

曾任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新闻官的奥康奈尔认为,欧盟内部在对俄制裁问题上分为三大阵营:持强硬态度的有波兰、波罗的海国家、英国等;态度较缓和的有奥地利、希腊、塞浦路斯和意大利等;而爱尔兰等规模较小、与俄罗斯相隔较远的国家则采取“中间路线”,主张对话和施压并举。

事实上,欧盟成员国对俄态度的分歧主要源于经济考量。以奥地利为例,其70%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而匈牙利、意大利等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也较为密切。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乌克兰危机处理上则扮演有目共睹的斡旋角色。德国立场较为中立,一方面希望继续对俄施压,另一方面希望能在欧盟内部促成共识,对外形成一致声音。

默克尔本月16日在柏林与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会晤后表示,新明斯克协议应得到全面落实,但各方迄今仍没有实现全面停火,欧盟在紧急情况下会采取新制裁措施。

3

(图片说明:3月16日,在德国柏林,德国总理默克尔(右)与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

智库“欧洲改革中心”3月发布的报告分析认为,在乌克兰局势长期得不到缓和的情况下延长制裁,将进一步加剧西方内部已有的分歧,欧盟和美国将很难达成共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