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谈判取得突破的影响和启示(2)

摘要:在伊核问题上,中国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出发,历来主张通过外交努力、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问题,认为只要有关各方显示出灵活姿态,展示外交智慧,伊核问题就可以摆脱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走上谈判解决的正确轨道。

何以达成

曾几何时,在伊核问题谈判中各方连讨论的议题都无法达成一致,出现过在谈判中各说各话的尴尬局面。那么,为何这次谈判能够取得预期成果?分析人士认为,这有多方面因素。

首先,推动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大国共同推动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

3

(图片说明:3月30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瑞士洛桑出席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外长会期间接受中国媒体采访,介绍了谈判的进展情况。)

在伊核问题上,中国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出发,历来主张通过外交努力、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问题,认为只要有关各方显示出灵活姿态,展示外交智慧,伊核问题就可以摆脱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走上谈判解决的正确轨道。

实践证明,中方劝和促谈的立场为伊核问题取得今天的成果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对话和会谈最终成为伊核谈判各方的共识和方向。

其次,伊朗和西方国家都面临解决伊核问题的紧迫性。

多年来,由于伊朗核问题久拖不决,西方无法摆脱对伊朗“可能会拥有核武”的担忧,同时也不想因此问题被迫再次陷入一场战争。对伊朗的长期制裁也没有解决问题。因此,谈判成为现实的选择。

在伊朗方面,连年的制裁造成该国石油收入大幅下降,每年损失数百亿美元。许多伊朗民众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严重冲击,当地货币大幅贬值,失业率居高不下。

对国际社会来说,扼守世界交通要道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一旦因核问题爆发新的军事冲突,必将使全球经济重回严冬。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