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公平,切不可“目中无人”

推进教育公平,切不可“目中无人”

教育公平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当下,在推进教育公平及其教育均衡化进程中,有一个倾向值得关注: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教育机会公平,多多少少忽视了教育需求公平;在教育公平的政策取向方面,过多地倾向于教育“硬实力”的建设,而教育“软实力”的提升,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十三五”期间,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如何更多关注教育均衡以及公平,是值得重点研究的议题。

前两天看到一个“段子”:两个小孩在讨论问题,一个小孩问,为什么我们小孩要偏食、大人不偏食?另一个小孩答曰,大人可以买自己想吃的东西,我们小孩没有权利——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花了很大的努力,设计了“高大上”的校园和设备,我们以为学生会感恩戴德。但错了,我们的供给与学生的诉求相去甚远。

现在的教育管理机制是工业化的产物,强调“集体传授”,强调“效率至上”,强调“学科中心”,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忽视了学校的“育人”功能,忽视了个体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管理机制就是“因材施教”的机制,古今中外,这种机制一直是教育家们的苦苦追求,但一直举步为艰。

1、在东部发达地区,我们很多学校的硬件已经远远超过了欧美学校,但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认认真真研究过,究竟多大的校园是必需的;学校究竟需要多少建筑面积才是合理的;教育设施的投入与更新是否要拟一个标准或规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已基本解决了学生“有学上”问题,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让每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保障,实现了比较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我们国家这么大,区域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特别是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从目前来看,教育公平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有学上”的问题,而是“上好学”的问题。

在解决学生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情况下,教育的“硬实力”是一个前提。什么叫“硬实力”?按我的理解,它主要体现为物理性的、显性的层面,是教育的外部保障条件,但“硬实力”不是教育本身。相比较而言,教育的“软实力”则表现为功能性的、隐性的层面,体现教育活动的内涵,涉及教育理念、教育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果说,教育“硬实力”是有了钱就能办到的,那么,教育“软实力”是有钱也未必能办到的。所以,提升教育“软实力”这项工作更艰巨,但也更重要。

就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而言,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硬实力”已得到显著的提升。我们经常有校长到欧美去考察、了解当地的学校教育,回来后有一种自豪感,觉得他们的校园没有我们的大、硬件设备也没有我们好,甚至目前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超过欧美的很多学校了。但是,如果我们对于教育公平政策的设计还固步于这样的思维,还着眼于把提升教育“硬实力”作为主要目标,还在保障教育“供给”上做文章,那可能会误入歧途。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担忧并不是多余的。

这些年来,我们建造的学校越来越豪华,校园的面积越来越大,教育的设施更新不仅越来越快,且还越来越先进。但教育供给的这些“条件”有没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认认真真研究过。究竟多大的校园是必需的;学校究竟需要多少建筑面积才是合理的;教育设施的投入与更新是否要拟一个标准或规范?教育信息化水平应建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会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至少,我们的政策设计者似乎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要先研究这些问题。

教育“硬实力”的提升应该有一个边界,一味追求“硬实力”的高大上并非是科学的态度。在我看来,至少在东部发达地区,教育公平的主要矛盾已转变成能否解决“上好学”问题,教育“软实力”的提升应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与重心。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