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公平,切不可“目中无人” (2)

推进教育公平,切不可“目中无人” (2)

2、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目中无人”的问题。看到的是经费、建筑、设备,没有“看”到学生,没有“看”到学生的诉求,没有“看”到我们所诉诸的公平教育是如何体现学生需要……

毋庸置疑,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有一定的关联性,但这种关联性不是必然的。当年西南联大在这么困难的办学条件下培养出了这么多大师级的人物,西南联大的“硬实力”和现在的北大清华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但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在怀念那个时期的“好教育”?!

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目中无人”的问题。这种“目中无人”的倾向可能已侵入教育的方方面面。在现有的相关政策中,我们很少能看到“人”,看到的主要是经费、建筑、设备——还是物质层面的。我们没有“看”到学生,没有“看”到学生的诉求,没有“看”到我们所诉诸的公平教育是如何体现学生需要的。有学者举过一个例子:有人把教育公平看成是大街上的公共汽车,所有人都可上车,每个人都有座位,这就公平了。但是,一个城市的交通如果只提供单一的公共汽车,那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有些人不愿意坐,因为他会晕车。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再提供自行车和三轮车呢?!基于此,教育公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向应该是努力实现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学生需求多样化的合理匹配,应该从“机会-供给”模式转为“需求-供给”模式。这也是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我们碰到了新难题。

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保证,受教育的机会实现了均等。但是,我们发现在学生享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并没有享受到教育的“红利”:学校教育在“硬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软实力”却变化甚微,教育内涵的变革滞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上好学”的难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破解。例如,为什么这几年出国留学热愈演愈烈而且低龄化趋势明显?“高大上”的学校教育设施并没能阻挡生源的“外流”势头。例如,高中段教育从“机会”上看已基本均等,凡是想读书的人都有机会,但另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即职业高中学生的高辍学率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估计全国职业高中的辍学率在两位数)。应该说,这些学生是想读书的,否则就不来报到了,但他们读了以后发现不对,这不是他们需要的教育,又没办法做其它选择,只能退学了之——这么大的一个退学群体,我们的教育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几年前,我曾经到一所中职学校调研,该校数字媒体专业招了二十几个学生,有七位学生读了一个学期后就退学了,因为他们发现这个专业虽然名字很好听、听似很有前途,但他们一点也没有兴趣。现行职业高中的课程设置,大致是三个“三分之一”,文化课占三分之一(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专业课占三分之一,“顶岗实习”占三分之一。这种课程设置可部分解释为何职业高中学生辍学大部分发生在第一学年。这些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学好文化课,到了职高发现,还是那个语文还是那个数学,还是那个考试还是那个排名,总之还是那个“模式”,所以就退学了。更深入分析一下,问题可能更严重。据国内某权威部门2012年对全国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所作的监测结果,四年级学生具有“抑郁倾向”的人数超过一成,而八年级学生则高达30.9%。何以造成此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前两天看到一个“段子”:两个小孩在讨论问题,一个小孩问,为什么我们小孩要偏食、大人不偏食?另一个小孩答曰,大人可以买自己想吃的东西,我们小孩没有权利——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花了很大的努力,设计了“高大上”的校园和设备,我们以为学生会感恩戴德。但错了,我们的供给与学生的诉求相去甚远。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