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新论断。这一论断思接人类文明历程,洞察时代风云变幻,着眼伟大复兴宏图,切中文艺发展肯綮,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文艺必须高扬中国精神
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力量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缺乏理想与信仰,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的伤害。我们要承担起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切实扭转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就必须以中国精神凝聚当代中国文艺之魂。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高举中国精神的旗帜,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当前,我国文艺创作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表现力,都有了巨大进步,呈现出繁荣景象,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人们也普遍感到有一些文艺作品的精气神不足,有的局限在个人狭小天地,脱离社会现实生活,有的鼓吹金钱享乐主义,传递颓废萎靡之气,总之,是精神缺钙。应当看到,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如果无力把握,辨不清方向,分不清主流支流,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面对一个伟大的时代,文艺不能逃避自己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切中了文艺创作的要害。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它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凝魂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不断增强团结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中国精神既是民族之魂,也是文艺之魂。这个灵魂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先验的,而是由自身文化与历史中演化发展而来。中国精神从历史中来、从时代中来,从立国之本中来,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不断积累、汇聚而成的,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发展的精神密码,是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阔步向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在协调推进,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能不能以中国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鼓舞人民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是考量当代中国文艺是否具有民族灵魂的试金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