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津冀港口一体化(2)

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津冀港口一体化(2)

摘要:李克强说,创立自贸区,简政放权和对外开放相辅相成,两个“轮子”要一起转。简政放权的“轮子”要首先转动,才能给企业清障搭台,缩短办事时间,铲除寻租空间,对外开放的大门才会越开越大。

■ 解读

总理在自贸区都关心啥?

按惯例,国务院常务会议一般在周三举行,但本周,李克强打破了这个惯例。周二开会,周三去福建“助力”。

在福建自贸区,李克强强调,简政放权和对外开放两个“轮子”要一起转。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曾康华说,国内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不尽如人意,目前在外贸出口方面有一些行政干预,自贸区一方面可以扩大自主出口的权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行政程序提高进口贸易的效率,从而提高经济运行的效力。

李克强最感兴趣的是这里将工商、质检、税务“三证三号”合并为“一照一号”的改革探索。推动全国年内实现“一照一号”,这有什么好处?

曾康华说,合并为“一照一号”,可以让经营者或出口贸易商更直接地享受进出口贸易的便利,“办三证需要很多时间,现在缩短时间就是简化手续,使运作和资金的效率提高,以此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曾康华说,“一照一号”的根本目的就是减少行政干预。

自贸区为什么这么火?

本周一,国新办召开粤津闽沪自贸区情况说明会;周二,三个新自贸区挂牌;周三,李克强前往福建自贸区考察,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人大常委会上作关于自贸区工作进展的报告。自此,自贸区发展进入了一条快车道,自贸区为啥这么火?

曾康华表示,从大背景看,主要是受经济下行的影响,直接原因就是进出口贸易的下滑。国外因素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从国内环节上全面改革。从国内环节来说,存在着审批和审查环节多、周期长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出口商出口的效率。

“通过改革,上海自贸区进驻的企业有所增加,进出口贸易比非自贸区活跃很多。在外贸低迷的情况下全面深化改革,效益和效率释放出来后,对我国进出口有拉动作用。”曾康华说,将自贸区的成功经验推行到全国,可以消除进出口贸易国内环节的很多障碍,将会极大拉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水平。 新京报记者韩旭阳

数说自贸区

注册企业时间从原来的29个工作日减少为4个工作日。

截至今年2月,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1.62万家,超过过去20年累计设立的企业总数。

自贸区进口货物平均通关时间比区外缩短41.3%,出口货物平均通关时间比区外缩短36.8%。

截至今年2月,已有17家银行接入自由贸易账户信息监测管理系统,开立10980个自由贸易账户,账户收支总额204.8亿元人民币。

自贸区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买港货将更加方便

广东自贸区提出,广东率先与港澳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到天津买更多洋货

天津自贸区提出将着力做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三个要点:一是三地如何实现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通关业务一体化;二是如何推动天津和河北港口一体化;三是如何支持北京、河北两地在天津自贸区延伸他们的专属物流园区,以天津港为出海口,实现物流体系与政策体系的双覆盖。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