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战地女护士:冰上敲个洞冰水里洗绷带(3)

85岁战地女护士:冰上敲个洞冰水里洗绷带(3)

摘要:在成都市青羊区同善桥的一个小区内,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习惯用手中的笔和纸,记录下生活中的感悟和回忆。细细读来,这些看似平淡的字句里,竟有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

腰间挂满药瓶 至今记得药名

1945年初,张惠婷来到野战医院时,起初被安排在炊事班。然而,从来没做过“大锅饭”的她,第一次做饭时,就把饭给弄糊了大半。但是八路军伤员们仍然拄着拐棍,把饭吃得干干净净,还鼓励她说,做的饭香。

不久,张惠婷被调动到护士岗位。护士长唐长久发给她们人手一双白袖套,一个镊子和一条腰带,这成了她的战地装备。

张惠婷等人身上所系的腰带,其实就是士兵装手榴弹用的腰带。不同的是,她的腰带里装的全是用瓶子装好的药品。

“一般有4种药,红汞是用来治疗轻伤的,最严重的化脓就需要用石碳酸了。”张惠婷摸着腰间回忆说,其余的两种药品分别为雷夫诺尔和石食纱条(音译)。

有一次,张惠婷接到一个伤兵,由于腿上伤势较重,送过来时伤口已经大面积化脓。经过初步检查消毒后,必须要对化脓部位内部消毒。张惠婷取来打探针,将石食纱条整个推进化脓部位,进行消毒。伤员则强忍着痛。换了几次药后,看到化脓慢慢缓解,她才放下心来。

“那时候药品最为短缺,每一种药都是战士用命换来的。”张惠婷说,野战医院里曾有过一个卫生员,几乎是整个医院的药品来源。为了从伪满和日军的控制下取得药品,卫生员只得通过吸大烟等方式,取得日军和伪军的信任。后来,他发现自己烟瘾变大,就服毒自杀了。

拼死转移伤员 掩埋医疗垃圾

1945年间,八路军在河北战场上进行了多次转移,野战医院也随之转移,伤兵的转移任务同样落到了野战医院头上。

由于人手不足,张惠婷等人找来附近村民帮忙。一开始,村民基本上都愿意。但是一听到枪响,村民就会四散躲起来。留下的伤兵,只得靠野战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转移。虽然是女护士,但是抬担架,张惠婷从来都是最积极的。

转移前,张惠婷还有一件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将使用过的棉球全部掩埋处理,避免被日军发现行踪。

“不能让敌人知道有八路军来过的痕迹,不然当地老百姓就得遭殃。”她们采取的最好方式,就是挖深坑把这些东西统统埋掉。

随着部队走走停停,那时候,战地护士间唯一的放松方式就是“丢手绢唱歌”。

张惠婷说,每天基本没有休息的时间,只有在晾晒纱布的间隙,能够放松下。这个时候,护士时常利用这个难得的时间,玩起“丢手绢”的游戏,丢到谁,谁就起来唱一首歌。

晚年生活丰富 看报写字缝纫

1947年元旦,在领导柳星的介绍下,张惠婷和八路军358旅的肖盛文结成夫妻。之后,跟随部队参加解放战争等。解放后,张惠婷担任过街道办主任等职务,直到1989年在成都第一骨科医院退休,才告别医疗事业。

张惠婷笑着说:“参加抗战时,每天见到的是伤员。退休时,也是从医疗行业告别,也算种圆满嘛。”

如今85岁高龄的张惠婷,养成了早上看报、写字,下午打打缝纫机的习惯。她说,每天看看报纸,能让自己了解中国和世界;每天写字,既能把生活中的感悟和过去的回忆记录下来,也能通过写字锻炼手部关节。

“我下午还要打打缝纫机,配合着上午的写字,多年来手抖的毛病也得到了控制。”张惠婷说,现在儿孙满堂,之前还给孩子们亲手打了一件背心儿,“一家子可高兴了。”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