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人民生活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2)

努力实现人民生活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2)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自2004年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和社会建设思想以来,我国的民生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民生制度走过了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未来要深入推进民生建设,不是简单地把民生工作从“有”做到“多”,而是要从“有”做到“好”。因此,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未来我们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守住底线”。这个底线主要体现为,一方面,要着力“保基本”,即实行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发生旧社会那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只能“保基本”,要保证社会保障的标准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福利制度具有只能增不能减的刚性特征,过高的福利水平会超出现有的国家供给能力。当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经济发展乏力,民生投入捉襟见肘,而老百姓的民生需求却在刚性增长,于是民怨频发,社会动荡,国家长期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不可自拔,尤其值得我们警惕。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突出重点”。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想想困难群众,多想想贫困地区,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一要突出重点人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对各类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关爱、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二要突出重点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主战场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向贫困地区安排,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帮扶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帮扶手段既要有直接的经济手段,更要有长远的教育等手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治贫先治愚,中国人自古就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扶贫要扶志,有志气、自力更生尤其重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制度。其一,教育是民生之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体系自身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其二,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撬动人民幸福的支点。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其三,收入是民生之源,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其四,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要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住宅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要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从我国国情看,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还需要“引导舆论”。这是在社会建设的历史新阶段上的一种新提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信念,从而使改善民生既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这是因为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但不是说党和国家要大包大揽,“知屋漏者在宇下”,政府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更要量力而行。更重要的是,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要引导人们通过辛勤劳动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一勤天下无难事”,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进行宣传,要让全体人民都意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