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中国古代艺术(下)(6)

摘要:中国古代文化中,艺术是一个辉煌的门类,也是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体现中国文化辉煌成就的独特领域。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中和”,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根本准则。报告人详细地介绍了书法、绘画和音乐艺术。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书法从字体字形上主要分为篆、隶、楷、草、行五类。中国绘画有民间绘画、市民绘画、宗教绘画、文人绘画、宫廷绘画五类。中国音乐按照功能分为仪式音乐、宫廷舞乐、声乐、独奏器乐、民乐五类。让我们一起走进报告,感受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

(四)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是从音乐当中演变出来的,中国戏曲有自己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综合性。

中国的戏曲要求演员运用唱、念、做、打、翻等综合艺术手段进行表演,在演出中把音乐、舞蹈、文字、雕塑、绘画等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唱”在戏中居于首位,人们一般把看戏叫做听戏,演员演出叫唱戏,可见“唱”在戏中的地位不一般。一个演员应当是一位声乐家,不仅要求熟练掌握曲腔和板式,还要掌握四声、五音的规律。并且通过这种规范的吐字、发声、用气等方面的技巧,把各种不同的人物和他们在不同情景下的思想,清晰而优美地表现出来。不但要唱得字正腔圆,使观众听懂每句唱词,而且要唱得荡气回肠,激动人心,让观众受到感染,得到声乐美的享受。

“念”需要演员具有“嘴皮子”的功夫。要使台词达到清脆洪亮、清晰爽朗、感情真切的目的。演员的念白,有时是韵文,有时是标准普通话,有时是方言,均为语言精华。

“做”是戏曲表演身段和表情的统称。在京剧表演中主要体现在“手、眼、身、步”四个方面。手式有虚指、怒指、弹指、搓手、摊手、拍手、按掌、抱拳等式类,用以表现各种情绪和神态。眼是指眼睛和眼神的表演,用转眼、笑眼、媚眼、怒眼、泪眼、叙视、鄙视等来揭示人物内心感情。

“身”是指身段。要求“站如松,坐如钟,躺如弓,行如风”。身段包括:甩发功、甩袖功、手帕功、扇子功、纱帽功等等。

“步”指舞台上的各种脚步。老生走八字步,文丑走摆步、武丑走矮子步、老旦走鹤行雀步、武生走跨腿颠步。还有鬼魂行的魂步等等。这一系列表演身段和表情的“手眼身步”,实际上体现了舞蹈的节奏和韵律以及定型时的雕塑美。

“打”指表现剧中的两军对阵和持刃格斗。京剧中有许多表现打斗的场面。打斗包括拉开、会阵、起打、交战、追过场、耍下场、亮相等场面。打斗过程除向观众显示演员的武功特技之外,还显示出舞蹈之美。

“翻”指演出中翻跌技巧,俗称跟头,借以显示演员的腰功。

总的来看,“念”和“唱”为听觉艺术,通过念唱展开戏剧矛盾,吸收小说的情节技巧再现在舞台之上。“念”取散文、韵文和白话之精华,再现在舞台之上。唱的是韵文(如京剧为七字或十字为一句押韵)把诗、词、曲融为一体再现在舞台之上。“做”、“打”、“翻”为视觉艺术,吸收绘画、雕塑、舞蹈艺术之精华再现在舞台之上。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仅以戏曲的唱、念、做、打、翻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它是把音乐、文字、舞蹈、雕塑、绘画融为一体的艺术,戏曲是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的大展示。

第二个特征是程式化。

中国戏曲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剧种中都逐渐地程式化了。在角色方面,京剧中的生、旦、净、丑把角色程式化了。生为男性主角,旦为女性主角。

在脸谱方面,中国戏曲常用面具或各种颜色给演员画脸谱。一般来说,红色表示血性、忠勇、正义;黑色表示刚毅、耿直;白色表示多谋、狡诈;紫色表示稳重、老练;黄色表示干练、凶狠;蓝色表示凶狠、骄横;绿色表示倔强、残暴等等;神仙鬼怪多绘为金黄色,京剧脸谱当中非常多,在这个方面是程式化的。

在唱法分类上也是程式化的,如老生用本嗓,老旦、彩旦用宽厚高昂的本嗓演唱,而青衣、花旦要用小嗓。

在表演手段方面,也就是唱、念、做、打、翻方面,也是程式化的。比如演员走的步子,走垫步、趋步、滑步表示急切心情;走跨步、辗步,表示安闲;东倒西歪的步子表示醉酒等等。程式化的动作,例如骑马的动作程式:带马、扶鞍、执鞭、勒马,实际上是将生活大大地美化了。生活中的许多动作原是很平凡的,如举手、抖袖子、起立、坐下、起路、行船、走马,大家司空见惯,没有什么好看的,但经过加工程式化以后,一招一试,举手抬脚都舞蹈化和雕塑化了,好看多了。程式剔除了生活原型中粗糙和不美观的部分,对富有特征的部分加以适当的夸张,使它更富于多样化、统一、和谐、对称和节奏。另外,程式化的表演对于常看戏的观众来说,由于非常熟悉它,所以更加喜欢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