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中国古代艺术(下)(8)

摘要:中国古代文化中,艺术是一个辉煌的门类,也是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体现中国文化辉煌成就的独特领域。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中和”,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根本准则。报告人详细地介绍了书法、绘画和音乐艺术。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书法从字体字形上主要分为篆、隶、楷、草、行五类。中国绘画有民间绘画、市民绘画、宗教绘画、文人绘画、宫廷绘画五类。中国音乐按照功能分为仪式音乐、宫廷舞乐、声乐、独奏器乐、民乐五类。让我们一起走进报告,感受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

六、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和

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用两个字就能概括出来——中和。“和”包括人与人相和,人与社会相和,人与宇宙相和(天人和一)。“和”的精神贯穿整个中国社会文化之中,在古人眼里,“和”被视为诸多对立因素的统一,它既是对象本身属性的和谐,又是主客观关系的和谐。这是中国文化总体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中国古代的艺术家用“和”的精神来感受生活,并且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和”。

在原始彩陶中,有人鱼合一的“人面鱼纹盆”;文字符号在青铜纹饰中有人与虎共存的“虎头衔人头”的纹饰。这些都是人兽共存思想的艺术反映。在中国书法中,秦代大篆、小篆,汉代隶书、唐代楷书、宋代行书,不管采用何种字体,都力求整体布局的和谐,整体匀称。

绘画当中这个特点更明显,一幅字画右上的上款,左下的落款都力求和谐。在文学当中,元杂剧、明清传奇中的悲剧都以大团圆为结局,也是追求和谐的体现。所以这种“和”贯穿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

“中”在艺术的表现上是对中心的追求。古典的建筑中,不管面积大小,所有建筑必须围绕中线对称摆设。在一个宫殿里必须有一个高于其他建筑物的主体建筑。帝王陵墓必须有一个神道,帝王的棺木一定放在坟冢的正中。佛教的雕塑中,佛像一定在每一庙或窟中正中的位置,旁边的雕像要小于正中的雕像,对称地服从于主佛像。

绘画中总要突出主要人物或主峰。书法要“每字中立定主笔”。在音乐中也必须有主音或主旋律,戏曲中要有主要演员,不是生就是旦。戏曲表演当中,古板始终处于中心的地位,好像西方的乐队指挥。

通过古代艺术的特点可以看到中国人在文化上的特点,重视和谐,重视中间。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化内在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艺术能够在世界艺术之林立足的一个原因。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化当中,艺术是一个辉煌的门类,也是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辉煌成就的独特领域。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