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若干重要论断(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若干重要论断(2)

摘要: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凝聚新的力量,从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发展中开拓前进,增强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为推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于如何认识儒家学说和儒家思想。习近平强调,历史上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认为“孔子和儒家思想的许多观点和方法,对人类文明思想宝库有很大的贡献,提出了很多基本观念,有些是和世界其他国家思想一致的,不约而同的,有些是独自的贡献,如‘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特别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谈及中华传统文化时,他往往把儒 学作为代表、以儒家思想为例,足见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正如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 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讲话中指出的,“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于如何对待儒家思想。习近平指出,“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采取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对孔子及儒家思想传承,他提出“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他要求加强孔子及儒家思想 的国际传播,孔子研究院要承担起国际学术交流的职责,引导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中国、当代的中国。他指出,“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早已走向世界,成 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这些年来,世界上‘孔子热’经久不衰。孔子及儒家思想通过孔子学院等渠道广为传播,对孔子的研究也进一步成为世界性题目。”强调要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我国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居于主动,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始终保持充分话语权。

三、关于“永恒魅力”的重要论断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出,“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之后,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多次讲话中又反复强调,体现了这一思想的一贯性。“永恒魅力”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对于进一步展示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在优秀传统文化“永恒魅力” 的价值判断基础上,习近平提出了以下重要观点: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成果。习近平指出,“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人类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 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第二,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问题。他说,“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 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话中他连续用了15个“关于……的思想”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当代以深刻启示。

第三,中华传统文化对治国理政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习近平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他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