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若干重要论断(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若干重要论断(3)

摘要: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凝聚新的力量,从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发展中开拓前进,增强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为推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四,中华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认为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他强调,要保持对自 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要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的重要论断

习近平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重要源 泉”的论断,深刻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深刻阐明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指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 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认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 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强调,“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加强道德建设,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同时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之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他还特别重视家庭建设,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五、关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断

习近平提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向路径,标志着 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关于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阐明中国特色,习近平强调要搞好“四个讲清楚”。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和价值观自信,引导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中国、当代中国,深刻揭示了“四个讲清楚”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传播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有扬弃地继承。指出,“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这是因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 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关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习近平强调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 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具体来讲,“对适合于调解任何时代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完善,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