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刘炳香: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5)

3.严以律已

第三个就是严以律已。习近平总书记说严以律已,“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他在这儿特别强调了心存敬畏,为政清廉。敬畏什么?领导干部作为自然人,必须要敬天、敬地、敬畏生命。自然界现在有好多事情,目前的科学技术还说不清楚解释,一定要怀着敬畏心。对自然的敬畏才能使领导干保护环境,而一些领导干部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心中缺乏敬畏感。老百姓说一些干部什么事都敢干,敢挖祖宗坟,敢断子孙路,对自然缺少敬畏,才会肆无忌惮。

干部不仅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作为社会人要敬畏社会游戏规则,要敬畏法律,要敬畏民众,要有信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有些干部说,现在法律倒是有了,但是法律都执行吗?有法必依吗?违法必究吗?有些干部说,法律是高压线,但不是根根都有电。实事求是地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作为领导干部不能以种种借口来违反法律,突破法律底线。习近平同志说,当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守法,必须依法办事,任何时候法律底线不可逾越。还要敬畏民众,不可触怒公众,。习近平总书记说,即使老百姓他错了,你也不能站到他对立面上,你必须去做群众工作,去教育群众。另外,有了信仰才会有敬畏,这是毫无疑问的。

共产党的干部,心中有敬畏,不能什么饭都敢吃,什么人都敢交,什么事都敢做。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干部一定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为政清廉,严以律己,这也是严以用权的一个要求,权力必须为民众谋利益,不可以谋取私利。无论我们制度体系是不是有漏洞,是不是容易滋生腐败,都必须利用公共权力谋取公共利益,不能谋私。无论在任何政治生态环境中,干部自己要有定力,这个定力就是权力姓公。一旦谋私,就是100减1等于0,不是99。有一些干部出问题之后,抱怨说是体制机制容易滋生腐败,现在腐败方面出了问题,是不是可以从轻处理。甚至有的干部明确地说,能不能放我一马,体制机制有问题,也不能全怪我。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强调党性修养?是因为我们这个体制机制确实是在完善的过程中,体制机制不完善的时候容易滋生腐败,才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有党性修养,能把握住底线,能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否则廉洁方面就会出问题。

习近平同志讲,功罪不可相抵。在2013年两会,习近平主席参加江苏代表团政府报告审议的时候,他就语重心长地跟江苏团的同志们讲,我们国家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得多,而更多的还是我们倾注的精神和精力。但是,一着不慎毁于一旦。不管你以前做了多少有益的工作,功罪不可相抵。所以一些干部说,我曾经是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我廉洁方面出了一点问题,能不能放我一马,这是不可能。即使你曾经为党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那是应该的。即使你曾经是一个优秀干部,你曾经是一只雄鹰,你现在廉洁方面出了问题,就意味着你这只雄鹰翅膀上坠着金子,你就再也不可能翱翔蓝天。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嘱咐大家,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领导干部,你可以当官,你也可以不当官去赚钱,你就是不可以通过当官来赚钱。这是对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的要求,要求为政清廉。我们党要以坚定的决心和巨大的勇气来惩治腐败问题。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团,打老虎拍苍蝇,对腐败问题是不设限、零容忍。不管你官多大,都必须跟其他人一样平等守法,一旦违反法律,一旦利用公权力谋取私利,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都要受到惩处,那怕官至中央政治局常委,比如周永康,那都不能例外。不设限不仅是官大到什么程度不设限,小到什么程度也不设限。苍蝇老虎一起打。而且是零容忍,尤其是在十八大之后,不收手不收敛要严惩。习近平总书记说绝不能留暗门,绝不能开天窗。有一些人自作聪明,往国外跑,即使他跑到天涯海角,我们也一定要把他追回来绳之以法。

在2014年的11月两个周之内,习近平总书记七次谈到国际追逃追赃和国际合作反腐问题。实际上是明明白白地告诉领导干部必须加强修养,严以用权,必须为政清廉,否则一定会付出代价。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反腐败不仅有决心,有勇气,而且有智慧。包括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也就说现在抓大案要案,形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一些干部想腐败在这种态势之下不敢腐。那么同时不断地去完善法治,使一些干部想腐败没机会,最终能够实现领导干部根本就不想腐败,利用权力一定是谋取公共利益的。

以上这是跟大家交流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里面的“三严”。这“三严”非常重要,做到“三严”才能做到“三实”。

(二)三实

1.谋事要实

习近平总书记说,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谋事要实,要求领导干部无论做什么都要符合实际符合规律。第一就需要领导干部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一些干部说科学化、民主化是大官的事,我这个官不够大,这跟我无关。现在我想跟大家交流,说这事一定跟你有关,因为你只要当官,不管多大,你就得干事,你干事就需要符合实际,符合规律,这就是科学化问题。你干事就有利益相关者,你就要去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就要反映他们的意志和利益,这就是科学化。

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一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有区别。科学化有利于民主化,也就说你干的那个事符合实际符合规律,就有可能更好地反映利益相关者的意志和利益。民主化,如果你去听了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反映了他们的意志和利益,你干的这个事很可能就更符合实际符合规律。

科学化和民主化它们之间又有不同。它们的实践路径和程序方法又不一样。有一些决策需要科学化、民主化的优先顺序和权重,跟另外一些决策可能不一样,这要根据决策本身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有一些事老百姓不懂,你不用告诉他,你干了就行了。比如,“神九”上天跟“天宫”一号对接,你说这个事跟全国人民有关,利益相关者是全国人民,但我们不用让全国人民投投票。这个只需要我们政治家、科学家来决定,干好了让全国人民知道,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就可以了。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