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中医院外科张主任:重庆的医院几乎都碰到过这种事情
肖帆患者手术前写下找医院索赔的遗书,是否跟汨罗市人民医院是一家县级医院有关呢?记者采访了重庆市两家医院的外科医生。他们均表示,新闻中提到的手术事实上是一个小手术。患者写遗书表现出了对医院的不信任,也凸显了当下的医患矛盾。
重庆市新桥医院泌尿内科李主任表示,“膀胱结石做手术的都很少,就算真要做手术,也都是小手术。做这样的手术同样存在风险,但也是微乎其微。”李主任更怀疑那个患者是否是炒作,“这样的手术能开口要30万,再无知的人也不会这样漫天要价。”
沙坪坝区中医院外科张主任则表示,对遗书的事情可以理解。“这个有什么好奇怪的,做手术都会有风险,因此一些存心闹事的患者都有理由。”
“我敢说,重庆没哪一个医院没碰到过这种事情。”张主任说起这种现象颇为无奈,“现在只要做手术,患者事后找医院一闹,医院只有赔钱。为什么?还不是前段时间舆论过分偏向患者,不分青红皂白就是对医院一顿抨击。现在医院怕了,也就出了一堆专门的‘医闹’。所以说,这种医患矛盾真的需要时间才能解决。”
索赔遗书是医患恶化下的负面想像
一边是医生的不遗余力,想着法儿救死扶伤,一边是患者作好了最坏打算,并谋划着如何“以死索赔”。一封意外掉落的遗书,把患者的这种防备心态暴露无疑,也让医生们倍感心惊肉跳。好在手术顺利一切都没有发生,但作为医患关系恶化的注脚,索赔遗书已成患者负面想像的鲜明标签。
医生或许感到有些寒心,也有些委屈,甚至可以将其作为“地位弱化”的证明,并由此放大“医者不易”的悲情。然而,任何现象都不会凭空无故的产生,索赔遗书的出现,不过是患者“最大恶意想像”,一方面其受着某种现实规则的影响和引导,才会如法炮制去效仿;另一方面则是没有了更好的救济通道和解决途径,于是便采取了“医闹求解”的办法。
众所周知,任何手术都可能存在风险,“小手术造成的死亡”在实际中并不鲜见,除了正常的误诊率,还有“医生手术中打手机”、“老汉做阴道检查”等各种隐形原因,都足以增加手术的意外。“站着进去,躺着出来”的结果,并非全是“病重难医”,肯定有医疗事故造成的意外事件。医疗逐利或许只是表象,患者在付出较高的成本之后,却无以获得安全保障,对粗制滥造的医疗水平的焦虑,才是索赔遗书产生的根本。
而事态的最终走向说明,化解“索赔遗书”式的医疗风险,杜绝医闹产生的各种隐患,最终还得“问诊求医”,以做好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水平和形象作为基础。很显然的是,医患之间在地位上极不平等,囿于医疗的专业属性以及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在利益的博弈中,医方处于强势而患者处于弱势,再加上正常的维权通道不畅,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可信度受疑,侵权责任和意外伤害险没有发挥兜底作用,才使得“手术与遗书同在”。你可以说“患者的心变坏了”,可这样的“心病”又靠什么来治疗呢?
其实,医患关系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糟糕,遗书的产生或许只是负面影响下的效仿,或者并非出于真心。更何况,当事人有这样的想法与计划,一旦真的发生了医疗意故,出现了意外事件,其家人也未必就会采取“医闹”的办法。因而对于此事,“理性”与“理智”是最重要的情绪选项,也是解决类似问题的心理基础。因为医患关系的改善与优化,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参与和付出,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呵护与遵守。否则如同“路怒症”一样,大家都患上了先入为主的怀疑症和恐惧症之后,不信任缺乏调解和缓和的基础,索赔遗书就会成为负面想像的催化剂,在把医患关系推向深渊之时,导致社会信任的加速崩溃。
杜绝“医闹遗书”当阻“焦虑发酵”
事很极端,本不足论;大家议论纷纷,主要是它触碰到了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医患信任。摘结石写“医闹遗书”的不多,但看病、动手术时有疑虑的恐怕不少。这个事,倒是一个思考降低医患信任成本的契机。
办法之一是“缩地成寸”。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医生处在掌握信息和知识的一端,患者处在茫然无知的另一端,本来就容易引发疑虑。那么,正确的做法是缩小这个距离。要缩小距离,医生得告别“知识的傲慢”,诊断时、手术前,耐心解释病情状况和诊疗方案;患者也得放下“权利的滥用”,不要简单地认为“花了钱就是上帝”,稍不如意就揣度医方蓄意欺诈。双方理性而平和地对话,距离就能缩短。对话起,则对抗息。最怕就是你不说、我乱想,一紧张就对抗,疑惑发酵成焦虑甚至撒狠。
办法之二是“不搞乱炖”。医学有局限性,风险也客观存在,不是得了病都治得好;但这与因医方的主观疏漏、失误造成的医疗事故之间,边界应尽可能地清晰。正常的“治不好”与非正常的“治坏了”,不能变成一笔糊涂账。否则,疑虑肯定难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判定机制。判定主体要中立,判定程序要客观,认定过程要讲证据、重事实。就像足球比赛,虽然也有判罚争议,只要保证裁判公正、规则公平、裁决公开,信任危机便不会严重。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医患信任成本过高,是社会信用成本过高的一部分。陌生人社会里,一次性博弈增多,对信任提出了严峻挑战。除了运用好约束机制,还要注意文化的熏染、道德的涵养,一点点做起,筑牢信任的大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