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术为何要留“索赔遗书”(4)

小手术为何要留“索赔遗书”(4)

【启示与思考】

如今,我们常常能听到、看到有关医患关系的报道,说医患关系如何紧张。

在看了这些报道后,我们对医患关系的担忧顿时猛增,但我们不能否认现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医生正在用自己的仁心服务患者。实际上,医患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带着先入为主的色彩去看待医患关系才是要提防的事情。

红包、回扣、医疗腐败、过度医疗等等词汇将医生在患者中白衣天使、治病救人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再加上对于医疗纠纷事件的报道,使得人们对于医患关系的担忧日益加深,还有不少患者对于医生形成一种成见,对以后医患接触产生不良影响。

但作为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我们应该正确、客观地去看待这些医疗纠纷事件,因为无论医生多么尽心竭力,多么谨小慎微地救治患者,医疗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可规避的风险,如果真是发生了医疗事故,则应通过正规渠道,理性地解决。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生活中不乏好医生。例如,某医生在路上遇到突发疾病的患者,立即上前急救;某医生为了帮贫苦患者省钱,把其他病人用了一半本应该舍弃的药匀过来给他用;某医生因为治不好病患伤心流泪……这些都是中国好的医患关系的体现。中国式医患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是在信息媒体较为发达的今天,新闻的传播速度极快,传播的范围极广,再加上一些新闻为了博人眼球,具有误导性、极端性,因此不符合常规的医患关系更容易成为新闻,才给大众留下了“医患关系普遍紧张”的刻板印象罢了。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但若总是“先入为主”,病人总怕被医生讹上,医生总怕被病人赖上,医生的“仁心”只会越来越难求。

当然,“手术室惊现遗书”如此极端个例,所折射出的信任危机,也不应被小觑。沟通是密切关系的纽带,但缺乏技巧尤其是诚意的沟通,却往往会适得其反。相关专家也指出,现在医患关系紧张除了“市场原因”带来的信任缺失之外,更重要的则是医患之间沟通不足或沟通本身存在问题。出现“患者遗书”的这家医院部门负责人也坦承,医院农村来的患者比较多,他们心理压力比较大。更需要医疗工作人员去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安抚,要加强他们对医院的信任。

古人有云:医者父母心,医患本应是亲密无间,患者更渴望医护人员能与自己多真诚沟通,医院和医疗行业也应该在提升诊疗技术与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一环。作为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的患者,最听医生话也最怕医生吓,本是小手术,患者却留“遗嘱”,其中的苦辣酸需要“品”,也更需要思考。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