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强国强军新要求 立好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2)

适应强国强军新要求 立好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2)

军人应该有本事

团中央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 周小平

习近平主席号召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在视察部队时又反复强调。可以看出,习主席对当代中国军人寄予殷切希望。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军人优秀与否直接关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我的理解是,有本事是军人的价值所在,军人必须得有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事。如果无法担当保家卫国、强国强军的重任,军人的存在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我认为有本事,突出要求革命军人能够掌握一切可能的武器装备、军事技能和战略战术,锤炼过硬的军事素养,真正做到不辱使命。我在读中国近代史的时候,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鸦片战争中几千个洋人能把几十万清军打得惨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清军没有与时俱进提高新本事,对新武器不熟悉,以及对新武器带来的战法战术变化不了解。他们的本事,是落后于时代的。而侵略者当时掌握的本事,是基于现代科学的热武器、交通工具以及通讯技术、食品制造技术,他们不仅在武器射程、兵力投放、后勤保障等方面如虎添翼,更在作战指挥调度、情报传递上远远甩开了清军一大截,掌握了战场主动权。现在,很多人在反思120多年前那场甲午战争的深刻教训,这很有意义,但一个血的教训不应被忽视,那就是当时的中国社会尤其是清朝军队,对物理、化学等新兴科技,以及基于这些新科技产生的新工具、新装备、新战法,研究掌握运用不够,用传统观念、装备、战法去应战新技术装备的敌人,吃亏战败,势所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说,军人不掌握新技术、新武器,就难以赢得战场胜利、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今天人类已经从工业时代跨入信息网络时代。战争形态正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武器装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更加明显,对革命军人熟悉掌握手中武器装备,精通战术技术运用,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有效履行人民军队使命任务,维护国家综合安全和战略利益,迫切需要当代中国军人有本事、有真本事。

塑造好舰载航空兵人的样子

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副部队长 戴明盟

舰载航空兵是海军一支新型远洋作战机动力量。党中央、习主席高度重视这支部队,祖国和人民时刻关注着我们,我们深感肩上责任沉甸甸的。

舰载航空兵人必须铸牢铁心向党、矢志深蓝的忠诚之魂。舰载航空兵的战场在远海、在大洋、在深蓝,远离祖国和人民,容不得丝毫懈怠;舰载航空兵面对敌方全方位、全天候、高强度的心理战攻击和影响,在强敌震慑、对手干扰面前,容不得丝毫动摇;舰载航空兵一人一机,无后方作战,在瞬间生死考验面前,容不得丝毫犹豫。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舰载航空兵人必须把听党指挥放在第一位,牢记习主席的教导和嘱托,不断强化“为谁飞、往哪飞、怎么飞”的使命认知,传承飞行万里不迷航的忠诚基因,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舰载航空兵人必须锤炼叱咤海天、建功深蓝的精武之能。航母是大国重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世纪梦想,是经略海洋、维护海权的重要支撑。舰载航空兵部队作为航母战斗力的拳头和利刃,使命特殊,对飞行员本领要求更高更严。无前人指导,无经验借鉴,只能靠自己摸索。为了尽快掌握舰载机飞行技术,舰载航空兵人要系统学习航空母舰、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与飞行技术等专业知识,熟记各项试验试飞课目的技术要领,严密准备特情处置预案,以“首次做对做好、首次做精做细”的标准,驾驶战机一次次试验,一次次修正补充,不达最佳状态绝不罢休,练就人机合一、游刃有余的超一流飞行本领,做到地面苦练、空中精飞,争取早日成为驾机上舰、搏击深蓝的海空尖兵。

舰载航空兵人必须激扬刀尖舞蹈、深蓝搏击的血性之气。舰载机飞行风险高,被形象比喻为“刀尖上的舞蹈”。为实现平稳精准起降,舰载机有一套完全区别于一般战斗机的着陆操作技术,驾驶舰载机着舰好比在高速晃动中穿针引线的细活儿,更困难的是航母高速前进,飞机不断调整姿态,空中飞流忽大忽小,这些“动因”给飞机着舰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可以说,每次起降都是对生理、心理极限的挑战。但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再大的风险都要冒,再大的挑战也要勇于面对。没有“闯”的劲头、“冒”的精神、“拼”的勇气,没有军人的血性担当,就不可能成为舰载机飞行员,就不可能有鹰击长空、搏击深蓝的铁翼雄风。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