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革命军人的精神高地
武警广西总队政治委员 丁晓兵
立好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的十八大以来,军队查处了一些贪腐分子。他们缺什么?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党和人民给他们的待遇应该说很好了。为什么他们还会如此贪腐、如此堕落?因为他们精神“缺钙”,缺少革命军人应有的理想信念,没有守住他们应该坚守的精神高地,教训极为深刻。
一个有力量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理想、有信仰、有灵魂的人。人一旦注入了强大的精神信仰,就会为之执著奋斗、不懈追求,就能释放出生命中的巨大潜能。所以,要立好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最根本的,就是要把理想信念从灵魂深处牢固树立起来。今天,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重任,铸牢官兵的理想信念,做好铸魂育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理论武装,从思想深处把“为谁扛枪、为谁打仗、怎样当兵”这些最基本的人生问题厘清了,才能坚守军人强军报国的理想信念;只有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强军梦深深植根于官兵的内心深处,才能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形成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只有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根子扎深扎牢,精神上才会有压舱石,思想上才会有主心骨,行动上才会有指南针,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自觉与党同心同德,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立好革命军人样子,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锻造军人的虎气、杀气、豪气、锐气。毛泽东同志当年谈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时,精辟指出中国军队气多钢少,美国军队钢多气少。这股难能可贵的“气”,就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敢于战胜一切敌人的必胜信念所激发出来的巨大精神力量,是革命军人在血与火、生与死、惊与险的锤炼中构筑起来的精神高地。因此,要立起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就要高度重视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锤炼革命军人无坚不摧的精神品质。
军人当有英雄气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 沈卫星
军人要有军人的样子,要像个军人,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照理说这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为什么今天会特别提出来呢?这里面大有深意。大家想一想,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我理解,就是为了告诉党员干部应该有自己的样子。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好好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是否符合党员干部应有的样子。如果存在差距,就应该好好整一整衣冠。当然,这个“衣冠”,是形象的说法,就是提醒大家要归位、要复原。归位到党员干部应有的样子,复原到党和人民所要求的那种精神状态。今天,强调立好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其实跟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调党员干部要端正自己的形象,有其内在的一致性。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有”要求,就是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标准像”。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四个方面缺一不可,不仅要有健康强壮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内在的精气神。在座的有几位军队先进典型,他们都是军人的楷模,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标杆样板。如果说军人要有灵魂,那就是对革命军人职责的坚守、信念的坚守,包括对军人神圣使命的理解与对忠诚品质的践行。
立好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们常说,比建立一个国家更难的,是建立这个国家的精神;比建设一片土地更难的,是建设这片土地上的价值共识。过去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从最高司令到普通一兵,都有信念、有理想、有忠诚、有精神支撑,所以我们这支革命队伍,才能从小到大,历经挫折而不垮,历经磨难更坚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而今,我们所面临的环境的确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今天的青年官兵跟过去的官兵不一样,过去战争年代就是一门心思打仗,一门心思解放全中国,一门心思拯救广大劳苦大众。但今天国际国内、网上网下,形势千变万化,面临的情况非常复杂。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出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这个大课题,进行广泛深入探索实践,我觉得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军人应该提升素质、端正形象,继承弘扬我军优良传统,重整行装再出发,斗志昂扬更辉煌,这也是我们应该打赢的一场硬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