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习总书记强调,一个干部要敢于担当。这个敢于担当我理解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作中要敢于担当。工作中有责任、风险,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比如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改革开放,很多事没有现成的经验,就要靠探索。这中间肯定是有风险的,所以习总书记强调,干部要敢于担当。如果大家都不愿意担当工作就没办法干了,当然这个敢于担当我理解,也是一种制度要求,就是我们的制度也要更为健全完善,从而保护干部的担当精神。因为担当是有风险的,比如干部在工作中真正是出于公心,真正是为了工作去探索,那么犯了错误应该是被允许的,应该给他这样的机会,干部制度应该留有这样的空间。敢于担当也是党内问题。对于党内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干部要有担当精神。比如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处理党内矛盾的有利武器,但是批评是要得罪人的,特别是有一些度量小的人,你批评他一次他会记你一辈子,遇到事情就想给你穿小鞋。所以批评别人是要得罪人的,那么敢不敢担当?现在有时候党内批评工作开展不起来,有同志讲现在“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了。所以党内提倡干部要敢于担当非常重要,干部要忠诚,要干净,要担当。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体现在干部的工作中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勤政务实是执政的要求,不能惰政、怠政,那是执不好政的。清政廉洁是对掌权的要求,执政就是掌权,权力是个好东西,我们党28年革命不就是为了权吗?权是什么?权就是资源的调配机会,有了权就可以调配相应的资源。但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也会出来,就是有权就面临着考验,因为你可以调配资源谋公,也可以调配资源谋私,所以就要面临选择,面临考验,对干部来讲清政廉洁就成为执政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标准都是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的。
关于干部的选拔任用,干部的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或者责任追究等等,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加以谴责,指出要如何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干部管理教育制度。干部制度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要管理干部,管理干部手中的权力;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干部。现在有一些犯错误的干部,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相应的制度健全的话,他可能就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所以制度在这方面没能更好地发挥出保护干部的作用,要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科学的干部制度,这才是从严治理最终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
第二,从严治党要严在作风上。党的作风实际上是党性的外部表现,直接关乎党的形象。党性是内在的东西,老百姓如何衡量一个党?如何判断一个党呢?我以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看政策,二是看作风,党的政策直接跟老百姓的利益相关。8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讲过一句话,他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变不了,否则老百姓不会答应,因为当时农村大包干等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给老百姓带来了利益,带来了实惠,老百姓自然就拥护你,所以老百姓拥护一个党首先就是看政策,其次是作风。所谓作风就是党员干部、党组织的做派、所作所为,老百姓根据这个判断一个党,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问题。
习总书记还强调,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作风涉及到方方面面,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等各个方面的作风,实际上涉及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十八大以后党风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央带头,八项规定。我们到哪去上课也好,吃饭也好,人家都讲最近我们有八项规定,可见八项规定已经在最基层社会发挥作用。其实八项规定的内容很清楚,它不是对一般干部做的规定,而是对政治局委员做的规定。但是为什么管全党呢?就是中央带头。习近平总书记讲“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央带头,下边基层都知道该怎么干,十六条规定,十二条规定,各种各样的规定全出来了,这就是领导带头抓作风的作用。前些年,我们其实也搞了很多先进教育、创先争优,有些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这一次这么声势浩大,也没有这一次这么见效,原因就是那个是在基层,而这次是从中央最高层做起。所以领导干部带头改变作风是作风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
习总书记强调解决“四风”问题,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这是在群众路线教育总结会上讲到的问题,为什么强调这个问题呢? “四风”就是我们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第一,一般来讲,“四风”很难在规章制度里边找到对应的措施来解决,或者很难给它上纲上线。比如,有的领导平常爱搞形式主义,但是在党章、党规、党法里边没有一条是可以对应约束他的,官僚主义其实也是这样。官僚主义有不同的表示形式,推诿、扯皮是官僚主义,摆官架子是官僚主义,有些领导见了群众不搭腔,有各种各样的表现,而这些表现也很难给他上纲上线,在党规党法里边没有非常绝对的界限。正因为没有界限,所以平常不容易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脑子中不会把它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