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2)

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2)

着力解决改革推进不协调不配套不同步问题。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搞“单兵突进”的改革难以奏效并时刻面临掣肘。实践中,有些改革涉及多个部门,但部门之间出台改革方案不协调,有些部门已经出台了改革方案,但相关领域的其他部门改革方案还没有及时跟进,影响了改革的整体效果;有些改革总体方案已经出台,但配套措施、实施细则跟进不及时,使改革举措难以落地;有些改革压力向下传导不畅,改革热度层级递减,步调不一致也使改革方案落实遇到阻力。因此,要整体谋划,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改革事项,加强沟通衔接,防止零打碎敲、畸重畸轻,努力做到协调联动、共同发力;要系统推进,总体方案出台后,要尽快细化完善配套措施,既要明确改什么,更要清楚怎么改;要步调一致,层层传导压力,条块紧密结合,努力推动各项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着力解决工作机制不健全问题。实现改革目标,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良好的工作机制不可或缺。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我省已经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机制,比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专题小组“三层推动”的责任制度、台账管理制度、对账盘点制度等,都为推进改革提供了组织和程序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个别地方和部门工作推进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比如,与省、市两级相比,县一级改革工作推进机制不完善,有些涉及多个部门的改革事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职责不够明确;有的地方决策程序不完善,哪些改革方案应该在哪个层面来决策不够明确;有的地方和部门片面认为改革方案出台了,改革工作就算落实了,对后续做什么工作、怎么做不清楚,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的办法也不是很多。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落实各项改革任务责任更重、要求更高,要健全工作责任制,细化压实改革责任,明确各项改革任务的主体责任、分管责任、具体责任和协管责任,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每项任务都有人抓,推动各个层面各司其职、主动作为。要进一步规范推进改革的程序、办法和规程,落实好重点改革事项审议规程、重点改革事项分类审议清单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更有节奏、更有效率。要建立健全督办督察机制,明确谁负责督促检查、怎么进行督促检查、推进落实不到位怎么办等问题,确保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推动每一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