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严以用权,就是为民用权,依法用权,反对特权。 严以用权是党员干部做人为官、干事创业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当前,用权不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权私用,设租寻租,以权谋私;二是有权“任性”,滥用职权,位高擅权,越界执法;三是特权滋生,权比法大,以权枉法。权力导致腐败,没有边界的权力导致权力的滥用,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要防止腐败,巩固执政地位,必须严以用权,确保权力的行使不偏向、不变质、不越轨、不出格。
一是为民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否则人民就会把权力收回去,我们就会失去执政地位。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到领导岗位上,赋予我们一定的权力,是一种信任、一种重托。越是职位高、权力大,越要牢记权力的本质。
二是依法用权。依法用权就是按规则、制度行使权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并且要把笼子扎紧,防止牛栏关猫,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要严格执行制度,恪守权力的边界,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导致权力的滥用,形成“破窗效应”。需要强调的是,民主集中制等基本的组织原则,也是严以用权的重要根据,要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原则,防止一言堂,不允许一把手武断专行。同时,也要在阳光中行使权力,保证权力科学有效运行。
三是反对特权。任何党员干部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和党员遵纪守法是不矛盾的,任何党员干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允许有任何特权,决不允许以权谋私,以权枉法。
(三)严以律己,就是心存敬畏,严守规矩,慎独自省,拒绝腐蚀。 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做人为官、干事创业的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严厉批评过不守规矩、律己不严的现象,他说,有些干部连一些基本规矩都不讲,毫无制度意识、毫无敬畏之心,缺乏为官做人的起码底线。这些律己不严的党员干部的下场必然是自甘堕落,害人害己。
严以律己,首先要心存敬畏。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这三句话意思是,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着腰。这个故事发人深省,正是因为正考父对使命、权力的敬畏,才能成为几朝元老,才能名垂青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