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政府改革创新(4)

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政府改革创新(4)

第二,要用改革创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主要旨在激发市场活力,激发发展动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市场活力现在我们看楼市有活力吗?我们看其他消费市场有活力吗?我们看国际市场有活力吗?有些经济学家、社会上有一些观点都认为:这个活力不太够,或者已经开始走向萧条了。但是,事实证明不是没有活力,而是现在的活力正处于一种转型的阶段,正在孕育一场新的更大的活力。眼下是关键期。我们如何通过改革创新,使市场活力在这个关键期真正实现突破,我们如果结合开创大国经济新格局这一战略举措,就有可能激发出市场的活力。我们从2013年、2014年国家消费情况来看,消费已经达到历史的高点,并且首次超过了投资拉动我们的经济发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市场活力是非常巨大、非常成功的。如何保持这样的活力、如何做得更好,是我们政府在抓经济建设时要做得更好的。发展动力要靠改革,要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碰触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利益格局,比如我们进行更深入的、不同于以往的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在这一点上,就要碰触很多人的利益,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怎么办?哪里来的动力?就要靠我们改革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来获得和提供这方面的发展动力;根本上是要推动全社会积极努力、不断创造——而这就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讲话提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全社会一起来投入到我们的创新事业中,一起来创造新的经济奇迹,实现新的常态下的新的发展,建成创新型国家;而不是我们总是处于产业的下游,不是我们的生产总是用别人的标准、别人的思想。我们得支付这些标准、思想的成本费用。为什么我们不能定标准、出思想来向生产下游收费、向世界收费呢?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不能为全世界提供标准和思想的服务呢?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政府应该站在前沿,引导全社会,引导整个国家,走向创新型国家在全世界发展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三,就是要用改革创新推动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建成创新型国家。这个是比较具体的一个层面,为社会创造力的开发,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所做的一方面的努力。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都是经济学的概念,创新驱动就不仅是经济学的概念了,它是科技的概念、社会的概念,更是我们政府改革创新的概念。我们政府首先自己得改革创新,自己得让自己来到一个新的境界,产生新的动力,带给经济、社会、科技新的发展动力。这方面是很明显的一个重点。抓住这一点,我们就能把工作很好地加以推进。

第四,要用改革创新极大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原先我们提的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但是新型城镇化后来中央提得非常突出,所以在这里,我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可以放到前面的,它有龙头的作用。新型城镇化如果搞得好,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一个全新的格局、全新的面貌。但是,新型工业化仍然具有实质性,世界上是以德国为代表,新型工业化已经来到4.0的时代,我们到了3.0,还是2.5,我们还得加油啊!我们在这四个方面,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都得整体考虑、协同推进。这里很多具体工作,特别是政策制定、政策创新、政策执行和政策监督方面,都应该做得到位。我们应该成为完整的政治推手,我们应该成为政治创新的领头羊,保证这四个新四化能够落实得更到位,取得更实质的成果。这样才能真正更好地落实我们的“四个全面”。

第五,要用改革创新有效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日益突出的矛盾。人与自然资源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经济发展引起的,单纯片面追求GDP、追求数字引起的。所以,我们在新常态下,我们不需要那种虚的、泡沫大的或者不妥当的高速经济发展;要保证我们的发展是科学的,这就是新常态的本质含义。落实到我们政府改革创新这一点上,就是要用改革创新去有效地解决、事实上是科学解决和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化解掉其中的矛盾。这里有很多教训,仅仅是一个环保的问题演化成重大的冲突、重大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就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教训非常深刻。我们在这里要用创新改革来化解它、防范它,减少这个负面带来的影响,保证我们的发展成果比较完整,而不要有所抵消。

第六,要用改革创新去突破绕不过去的利益格局、体制障碍,打好最后的攻坚战。我们的体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和生态体制,都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过去好改革的都改革完了,眼下抬眼就能望见成功的目标了。但是,就在最后一公里,我们如何尽快地打通它,这是个挑战,是一个硬骨头、一个很坚险的关口啊!不改革创新,我们很难突破它。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方法、新的力量和新的有效性;才能尽快突破这些障碍,尽快实现新的飞跃,来到一个新的境界。而当到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回应说,我们积极参与和积极推进了“四个全面”,确保了在政府管理的范围内把“四个全面”真正地带到了现实,来到了新境界。

最后一点,就是要用改革创新确保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的总体目标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得到幸福,老百姓的幸福就是我们的目标。为人民服务,落足就在这里。体现到我们的总体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在这里就是全面实现、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社会的公平正义。但是这里面碰到的问题太多了,前面讲到的一系列那么多的困难,其实都是我们通向这个总体目标的障碍;我们只有打通它们,过五关斩六将,才能达到我们这个最高的目标;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要克服那么多的困难、障碍,就要进行那么多的改革创新。所以,在这一点上,它是一个汇总的、综合的改革创新。我们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也就是最终很好地全面履行了我们政府的职能。这些都是很实的,样样都很实。政府要干事创业,就要这样做。

以上是第一大方面,政府要改革创新,必须在“四个全面”的指导下、指引下,认真地开展政府履行职能的改革创新。

另一大方面,就是要推进政府自身的改革创新。政府自身改革创新其实是一场革命,政府对自己的革命。这是政府的担当精神,政府的责任心,政府对党、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表现。我们必须把它做到、做好。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