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老兵忆抗战:血雨中突围 虎穴里拔牙

98岁老兵忆抗战:血雨中突围 虎穴里拔牙

摘要:孙新民在16岁时就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读书会,至今他还记得当初读过哪些书,“有一本《冲出云雾的月亮》,还有《少年漂泊者》和《战鼓》,我记得还有一个书店,专卖进步书籍”。在读书会上,孙新民接触了共产主义理论,回到村里还积极向民众宣传革命,此后更坚定地投身革命。

孙新民老人向记者讲述自己抗战时九死一生的经历。

1944年,活跃在微山湖的水上游击队,右二为孙新民。

孙新民(右二)、张芳(左一)与女儿、儿子、警卫员、保育员合影。

   

98岁老兵忆抗战  

【老兵经历】

近日,北京晨报记者前往西城区百万庄一个老小区,见到已是98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孙新民。二十多平方米的小书房里,墙上挂着当年的黑白照片,还有友人为陈新庄战役写的书法作品,各处堆满了老人写的书稿和收集的资料,好像一个小型历史博物馆,记载着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提起往事,老先生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陈新庄九死一生突围

孙新民在16岁时就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读书会,至今他还记得当初读过哪些书,“有一本《冲出云雾的月亮》,还有《少年漂泊者》和《战鼓》,我记得还有一个书店,专卖进步书籍”。在读书会上,孙新民接触了共产主义理论,回到村里还积极向民众宣传革命,此后更坚定地投身革命。

江苏丰县陈新庄,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在孙新民的生命中却是一个重要地标,用他的话说,“经历了我一生中最惨烈的一次战斗,生死只在一线间”。1941年1月,孙新民任八路军115师教导4旅11团3营教导员,该营800人左右,一次奔袭丰县欢口镇、拔除敌据点的任务却在准备发起进攻时,形势突变,遭到敌人包围。营长王吉善和孙新民商量后决定抽调一个排的兵力掩护大部队突围。

掩护分队在陈新庄一个农家大院与敌人展开战斗,敌军上千人,小分队仅有46人,只能以一敌百。当副教导员带领两名战士消灭一个炮兵点后,一枚炮弹飞来,“轰隆”一声巨响,三人牺牲。孙新民说,当他跑去现场,只看到树上挂着一片片军服碎片,当时天空中正下着蒙蒙细雨,“拿手一摸脸,都是血,下的是血雨啊!”悲愤和怒火充斥着孙新民的内心,不过想到自己是一名战场指挥员,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导战士们和敌人打起游击战,减少了伤亡。

战斗几乎持续了一整天,战士们杀敌无数,还炸毁了敌人的坦克和运兵车,而己方也是损失惨重,到了傍晚只剩下8个人,孙新民的右腿被炸伤,血流不止,额头也挂了彩。孙新民说,在那种环境下,生死都置之度外,受点伤算什么呢?而后敌人投放毒气弹,有战士产生轻生的念头,所幸孙新民冷静地击毙一名放毒气的日军士兵。夜幕降临时,作为唯一一名营级干部,他瞅准机会、带领剩下的7名战士成功突围。脱离危险的那一刻,孙新民才松了口气,“感觉身上一下子轻松下来,负伤的腿再也不听使唤,剧痛钻心”。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