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老兵忆抗战:血雨中突围 虎穴里拔牙(4)

98岁老兵忆抗战:血雨中突围 虎穴里拔牙(4)

摘要:孙新民在16岁时就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读书会,至今他还记得当初读过哪些书,“有一本《冲出云雾的月亮》,还有《少年漂泊者》和《战鼓》,我记得还有一个书店,专卖进步书籍”。在读书会上,孙新民接触了共产主义理论,回到村里还积极向民众宣传革命,此后更坚定地投身革命。

【老兵简历】

孙新民,1917年出生,山东省肥城市人。1933年在家乡参加共产党领导的读书会投身革命,1938年5月入党。

抗战爆发后,参加泰西人民抗日武装起义,曾任八路军鲁西支队2营教导员,115师教导4旅11团3营教导员,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政委等职,亲历了血战陈新庄、建立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坚持湖区游击战争,打破敌伪封锁、建立“湖上秘密交通线”,护送中央领导同志安全往返延安和抗日根据地等艰苦卓绝的斗争,被授予“模范教导员”荣誉称号。

退伍后曾任国家计量总局情报研究所党委书记,1983年离休。整理往事,著《征程纪事》一书。

【记者手记】

“只要我还能记得,就一直讲”

与孙新民老人约定在下午见面,中午时他打电话过来再次确认时间,并表示一定会在家里等,当时就被老人的认真劲儿感动了。这位亲自到门口迎接我们的老人,精神矍铄,耳不背眼不花,回忆起往事一点也不含糊,完全看不出已近百岁。

一整个下午,老人讲述了自己加入读书会、参加泰西抗日武装起义、夜袭肥城伪维持会、遭遇日军大扫荡身负重伤等经历,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娓娓道来,却让人忍不住为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鼓掌。“我把手枪子弹上膛,手榴弹准备好,做好同归于尽的准备,死也得带走几个敌人。”老人回忆到这里很是平静,仿佛那是别人的事情,却让旁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不禁问自己,换作是你,可有勇气这样?

终归是近百岁的老人,不忍一直打搅,但老人却不愿停歇,“只要我还能记得,就一直讲”。老人的儿子孙大海回忆,在父亲说出自己的经历以前,并不记得有过什么纪念活动,但记者分明感受到,老人将往事埋藏在心中,无时不在纪念。临走,老人将自己写的《征程纪事》赠送给我们,并颤巍巍地写下名字和日期,无比郑重。回来后研读,不禁再次感慨,正是像孙老这样的战士在那个年代出生入死,才换来我们现在平静的生活啊。

北京晨报记者 赵朋乐 贾悦/文 郝笑天/摄

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合作刊出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