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倍谈话:似是而非的历史谅解
安倍访美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所谓“安倍谈话”试水成功。安倍讲话可谓2015年中日关系的首要挑战。安倍意欲在所谓终战70周年之际,在基本继承“村山讲话”和“小泉讲话”的基础上,发表“面向21世纪的”、“能激发日本人民自豪感”的70周年讲话,替代“村山讲话”和“小泉讲话”。对此,中韩双方均较为敏感和警惕。
安倍对此也面临两难,如果完全继承村山和小泉讲话的内容和措辞,则所谓“安倍讲话”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安倍及其主要智囊均表达了“不拘泥于过去表述”的观点。但如果有关侵略历史和慰安妇问题上的立场出现严重倒退,则将导致中韩的激烈反弹和国内民众的反对。中国已经表达了根据“安倍讲话”的内容决定是否举行中日韩首脑会晤的态度,倘若“安倍讲话”与中韩的期望相去太远,则将使艰难重启的三国合作再蒙阴影。更重要的是,安倍将难以再度取信中韩,中韩、日韩关系将继续迎来数年的僵持和震荡。
为了增加“安倍讲话”的公信力,也为了避免过分刺激中韩,安倍特成立个人顾问团队“21世纪构想恳谈会”进行研究,以期能出台一个既反映其自身在历史问题上的主张和认识,又能为各方接受的讲话。
当前经过其顾问团队的努力,对安倍讲话的内容及其基调也逐步浮出水面。自2013年美国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表示“遗憾”之后,美国对安倍讲话的态度在一定意义上是年内安倍内阁在外交上的最大关注事项。日本国内调查显示,明确表示“道歉”的“村山谈话”和“小泉谈话”表态“妥当”的人也占多数,占74%。超过50%的日本人认为“安倍讲话”中应写入“殖民侵略”和“道歉”字眼。而安倍在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的演讲,却丝毫不见上述字眼,而以“痛彻反省(Deep remorse)”等措辞的精明选择蒙混过关,再以美日同盟“团结”以及“希望”气氛渲染和略带生涩的美式幽默获得了美国听众的好感。安倍演讲对历史问题的含混表达,远不符合美国官方和民众的预期,但是美国政府并未给予明确批评。而对于韩国的激烈反应,美国也未予以支持。
三、TPP谈判:倾力同塑未来经济秩序
美国颇寄希望的TPP谈判,也似出现一定进展。美国大力推动TPP,是为冲击现有的排除美国的东亚合作机制,并通过TPP重塑21世纪经济秩序,维护其经济霸权。而在TPP中获益有限的日本积极支持并加入这一进程,则为了以此巩固美日同盟,谋求自身安全,并在一定意义上同美国分享未来经济秩序的领导权。
安倍受邀在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这一方面是美国对日本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慎重态度”的奖赏,更可能是以日本在TPP上的重大让步作交换。
2015年,亚太范围内主要三个经济合作倡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日韩FTA三个机制之间的竞争将会趋于紧张。其间浮现的是美日、东盟和中国关于地区经济秩序的不同主张和偏好。日本是三个机制的主要成员,并将TPP放在首位;中国是RCEP和中日韩FTA的主要支持者。三个机制中,任何一个率先达成,都会使后两个机制的重要性削弱,吸引力降低。2015年春夏之交,安倍面临中韩自贸区的压力加大,尤其是安倍经济学效力锐减,亟需TPP取得进展以应对朝野不满,因此向美国让步的意愿锐增。无疑,倘若日本率先与美国达成协议,将是TPP的重大进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分裂东盟,影响后者的内部建设和其主导的RCEP进程;对韩国等经济体构成示范效应,并再度迟延中日韩FTA谈判进程。
5月12日,由于旨在赋予美国总统贸易谈判全权的“贸易促进授权(TPA)”法案在参议院程序性表决中未获通过,使TPP谈判变数增多。当前,参加TPP谈判的日美等12个国家已基本决定推迟原定于5月底举行的部长会议,这使已表现出积极姿态的日本免于拖延谈判的责任,日本可增加砝码。但是安倍的意图是压美国在汽车零部件关税方面让步,其与美国达成协定的决心并未改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