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机制性因素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摘要:一些新材料、精密器械、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科技专家表示,评价机制头重脚轻,衔接机制不够精细,融资机制尚不完善是当前我国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三大制约性因素,亟需通过完善制度设计予以破除。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但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一直是制约创新驱动的“瓶颈”。亟需完善制度设计,对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性因素予以破除。

评价机制重前轻后,科研人员缺乏动力

专家认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要素。但当前我国对科技人员评价主要看前期研究成果,并由此给予职称认定,对成果是否能够转化缺乏足够重视,这种重前轻后的考核机制造成大量科技人员“重心前移”,大量科技成果“走不出”实验室。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院长袁家虎表示,当前我国人才评价的流程为:申请项目,取得成果,获得学位,申请职称。“科技人员的研究主要为了取得学位和职称,至于能否转化,收益归科研单位,与他们关系不大。此外,成果转化一般要5年左右,从容易体现价值的角度来说,他们更愿意研究,成果转化带来的收益还不如评个教授来的快!”

袁家虎建议,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改变科技创新目前“头重脚轻”的困境,首先要调整科技评价机制,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让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中体现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最终形成“有没有水平不是你自己说了算,也不是某个圈子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要以市场为本,不要自娱自乐。”

11

(图片说明:2013年5月16日,几名工作人员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聚合物驱技术试验室进行聚驱技术研究。)

作为股权激励探索的受益者,新材料石墨烯研究专家中科院研究员沈浩飞对此深有体会,他目前是重庆石墨希科技的首席科学家,主要负责石墨烯的产业化研究,并帮助企业建成全球首条石墨烯薄膜生产线。“通过获得一定比例股权的方式,我们的科研成果与企业效益直接挂钩,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大幅提升。目前,我们科研团队拥有国内顶尖的研究人员50多名,拥有了突出的研发优势。”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