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近亲繁殖”土壤

铲除“近亲繁殖”土壤

目前,中央2015年第一轮专项巡视正陆续向社会公布巡视反馈情况。在两天前所公布对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网和中国移动等9家央企的反馈“体检表”中,“近亲繁殖”这一全新的表述映入了公众眼帘。

在本次反馈中,“近亲繁殖”一词直接出现于中石油、中海油2家企业,矛头所指正是“选人用人中违反回避原则”的问题。在向其他单位的反馈中,“近亲繁殖”也间接出现,如国电投“任人唯亲、搞小圈子”,中国移动“寄生性家族式利益共同体”等。可见,在被巡视的国有企业中,“近亲繁殖”是一个普遍存在、影响广泛的共性问题。如果稍稍将视野扩大,不仅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即使在基层的党政机关,这种现象也并不鲜见,曾引发轰动的一篇描绘某县“权力家族化”的博士论文,就是例证。

作为一个生物学概念,“近亲繁殖”应用到社会政治之中,是指领导干部违背回避原则,在选人用人中考虑亲缘、血缘、地缘关系来倾斜照顾,甚至任人唯亲。在一个地方或者单位搞任人唯亲、“家天下”,无疑会破坏政治生态、扭曲工作环境。再没有什么做法能比选人用人上的不公更让干部群众寒心,再没有什么机制能比“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更能让事业发展衰败。长此以往,必将消解一个社会赖以稳定的公平正义基石。面对这种现象,必须施以雷霆手段加以严厉禁绝。

客观地说,“近亲繁殖”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心理根源。自古读书人立志入仕,都有“光耀门楣、光宗耀祖”的心理动因。亲属也多抱有“分一杯羹、沾一沾光”的心理。不关照亲属的官员甚至还会面临“六亲不认”的指责。不少人就是怕摊上“忘本”的骂名,被这种落后文化心理绑架。从周王朝分封天下、魏晋时九品中正制到后来的“铁帽子王”,都是这一根源的制度性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无论是中央一级还是地方基层,在具有公共属性的职位上“近亲繁殖”显然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会为不正当利益输送和寻租腐败提供土壤,为“搞团团伙伙小圈子,结成利益集团和攻守同盟,搞非组织活动”搭建温床。

在中央以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推进“四个全面”根本保障的背景下,“近亲繁殖”之风如果不刹,就会成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上的一颗拦路巨石。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关于任职回避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关于任职回避的制度,扩展对象、从严监督、铁腕执纪,铲除“近亲繁殖”生存的土壤。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