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三重动因(4)

哲学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三重动因(4)

四、结论

“历史”在中国现代性背景下既有被弱化的倾向,又有其重要性被凸显的动因。前者主要是指,第一,现代化理论(及其变种)虚无化作为晚外发国家的中国原本的历史,视之为整体上阻碍现代化的障碍,视之为周而复始的循环,并采用“西方冲击—中国回应”、“帝国主义”、“革命”、“市民社会”这些使中国本来的历史肯定会遭受一定“遮蔽”的模式来解释接触西方后的中国历史。第二,现代性生存使得个人主义日益明显。现代人日益被视为一个凝缩的自我,头上的神圣,过去的历史对他来说都死了。“这就是所谓现代人的典型特征。18世纪的现代人是作为一个私人的和社会的过程才可以承认的”。(沃格林,第90页)20世纪的现代人却日益成为无神圣和无历史的孤独自我了。这个孤独的自我不愿立足集体、社会层面观视国家、社会的历史,所以,要么无视历史,要么按个人经验视历史为古老的循环、轮回,或日常、琐碎的事件聚集。

历史重要性被凸显主要是,与当年的马克思和尼采曾寄予希望的境遇类似,现在的中国,也面临创建一种高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新文明的重任。德国和俄国在这方面的先后尝试和失败给我们准备了教训,促使我们更严肃认真地对待我们的历史。与现代化理论及其衍生的解释模式不同,近年来,按中国固有的历史脉络和道路来重新思考中国前途的思路日渐凸显。这种思路开始弱化西方现代标准,而致力于把受到西方现代化刺激而被迫调整和改变的历史重新纳入中国本来的社会历史脉络中,“把中国的‘现代国家’置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之源头活水中”(甘阳,第1页),并希望得到一种综合创新体。实际上,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历史在与周边文明的交流融合中,体现出一种不断开放、结构不断复杂化的倾向。与草原文明、西域文明、欧美文明的交叉共叠,使得中国历史愈来愈具有一种多元的、开放的普遍主义和世界主义品格,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特殊主义品格。如果说这个历史中存在一种“历史连续体”,那么,它的存在就与开放性、与吸收其他文明有益成果的能力密不可分。只有不断地消化吸收接触中的其他文明的优良成分,才能提升自身的可持续性。在此意义上,中国历史的生命力是与自身的开放包容性、与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直接相关的。更大的结构开放性,更大的多元包容能力,是中国历史连续体的本质因素。包容性和消化吸收能力就是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体系的本质所在,它不但没有消解中华文明的内在本质,反而使这一本质更加丰富。它表明,吸收消化新的文明质素,不能也无需丧失我们本来的历史根基。只有在吸收消化外来先进文明质素的基础上,中华文明体系的丰富和壮大才是可行的。中华文明体系早就获得了一种对外来文明的良性能力。凭借它,我们可以在两者的良性互动中丰富和发展自身。由此,中国本有的“历史”就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以中国为中心、方法和立足点的研究,就会具有愈来愈重要的意义,承担愈来愈重要的责任。当下中国需要在创造性地对待自己本有的社会文化传统,以及学习消化外来先进文明之间保持一致合理的张力结构,保持一种平衡,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尼采所谓“伟大的创造”。在这样一种张力结构中,虚无化本国历史,虚无化现代文明史,都是偏执和极端的。20世纪曾经出现的妖魔化传统中国的现象,与需要提防的妖魔化西方的价值虚无主义话语,都是不足取的。中华文明的再一次掘起应该吸收一切有益于我们的文明成果。为了从历史中获取更多的教益和启示,需要像恩格斯所说的,“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版,第520页),而不能再把它塞进某个蹩脚的简单框架。

注释:

[1]粗略而论,“历史主义”可以是凸显个体性、特殊性的,也可以是把一切都整合到历史之中,通过强调巨大的历史力量而压抑个人的。前者强调每一段历史及其成果都独一无二,每个事件都各有价值,无法用普遍性覆盖。后者则是建构一种普遍的历史观,把本来是无数的异质性的瞬间统一为连续的统一体。后者受到本雅明的批评,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很容易陷入这种历史主义,但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赞赏革命、瞬间,否定历史连续统一体,认为革命事件的断裂是剥离同质性历史的机会。(参阅《启迪:本雅明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74-275页)

[2]参见《文汇报》2014年5月6日的报道:《俞吾金:自觉的当代意识是理解历史的钥匙》。

参考文献:

[1]阿尔都塞,2001年:《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安东尼,2010年:《历史主义》,黄艳红译,格致出版社。

[3]贝克尔,2005年:《启蒙时代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4]丁文江,2008年:《玄学与科学》,载《科学与人生观》,黄山书社。

[5]甘阳,2012年:《文明 国家 大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6]哈耶克编,2003年:《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7]克罗齐,2005年:《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95年、2002年,人民出版社。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10]梅尼克,2009年:《历史主义的兴起》,陆月宏译,译林出版社。

[11]尼采,1992年:《道德的谱系》,周宏译,商务印书馆。

[12]尼采,2007年:《不合时宜的沉思》,李秋零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3]尼采,2008年:《人性的,太人性的》,李晶浩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沃格林,2006年:《现实性的销蚀》,载《新史学》,大象出版社。

[15]伊格尔斯,1998年:《历史主义的由来及其含义》,载《史学理论研究》第1期。

(作者单位:刘森林,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