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明末的人祸和天灾(9)

张文木:明末的人祸和天灾(9)

——从张居正改革谈起

[1]转引自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5页。

[2]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5页。

[3]转引自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2页。另可参见何凡能、李柯、刘浩龙:《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载《地理研究》2010年12期。

[4]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5页。

[5]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26页。

[6]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公元1474~1517年),蒙古族,又称察哈尔·巴图蒙克,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阿寨台吉次子阿葛巴尔济济农之子;蒙古察哈尔部人。著名明朝时期蒙古大元可汗,亦称察哈尔蒙古达延可汗,察哈尔氏鼻祖。达延汗年幼时被授予“彻辰”称号,摄政。1487年,16岁的达延汗开始亲政。经过与卫拉特部的数度征战,将其击溃。1506年,达延汗征服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统一漠南蒙古。后人称其为蒙古的“中兴之主”。蒙语尊称为巴图蒙克达延汗,在位时间从公元1480~1517年,终年44岁。

[7]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0~161页。

[8]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3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5页。

[9]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48页。

[10]数据引自梁方仲编:《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武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4页。

[11]《明史》卷二百十三《张居正传》,参见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明史》第7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316页。

[12]“王莽登基后,中国气候进一步转冷,并在其后的30年中成为秦汉时期最寒冷的阶段。其中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约比现今低0.4℃,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以致‘谷稼鲜耗,百姓苦饥’,社会经济系统濒临崩溃。”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4页。

[13]《明史》卷二百十三《张居正传》,参见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明史》第7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321页。

[14]《明史》说张居正:“权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参见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明史》第7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321页。

[15]参阅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税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6]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3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6页。

[17]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3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7页。

[1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676页。

[19]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7页。

[2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677页。

[21]在查理大帝时代,收取100%的利息,被认为是高利贷。1344年,在博登湖畔的琳道,本地市民收取216又2/3%的利息。在苏黎世,评议会规定43又1/3%为法定利息。在意大利,有时必须支付40%的利息,虽然从十二世纪到十四世纪,普通的利息率不超过20%。维罗那规定12又1/2%为法定利息。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规定10%的利息率,但只是给犹太人规定的。他是不屑替基督徒说话的。早在十三世纪,10%已经是德国莱茵区的普通利息率了。转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675~676页。

[2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674~675页。

[2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688页。

[2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678页。

[25][明]于谦:《荒村》。

[26](1587年)“邑大旱,萍藻尽枯,明年,民大饥,有易子而食者,有以妻易数饼者,有饥不可忍牵手就溺者,有潜身义冢食新死胔者,有烹子罐中为逻卒擒报者。及有司设法赈济,无及于事。”雍正《分建南汇县志》卷十四救荒,转引自张德二主编:《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第2册),凤凰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1页。

[27][明]方以智(1611~1671年):《田稼荒》。

[28]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29]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3页。

[30]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8页。

[3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3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05页。

[32]“交征”,相互争夺。引自《孟子·梁惠王上》。

[33]参阅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税收》第二节第二部分《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18~420页。

[34]钱穆评论说:“是学风之陋,南宋以来已然。”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698页。

[35]袁桷(1266~1327年)元代学官、书院山长。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庆元鄞县(今属浙江)人。

[36]转引自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698页。

[37]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698页。

[38]薜泽石:《听毛泽东讲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55页。

[39]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40]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3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88页。

[41]《宋史·王安石列传》

[42]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3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87页。

[43]这些起义详情可参阅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第六节《明末农民战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8~215页。

[44][明]杨嗣昌撰:《杨文弱先生集》卷十,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第130页。

[45][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五《南居益请发军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4页。

[46]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6页。

[47]气象记录参见张德二主编:《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第2册),凤凰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2~1460页

[48]梁方仲编:《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武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79页。

[49]气象记录参见张德二主编:《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第2册),凤凰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0~1631页

[50]崔宏伟、[美]S.弗雷德 辛格、[法]万森 库尔提欧、承继成编著:《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214页。

[51]“史波勒极小期”是发生在1420年至1570年(亦有一说是1450年至1550年)年间的一个太阳活动低潮期。这段发生在开始观测太阳黑子之前的现象,是经由分析与太阳活动有强烈关联的树木年轮中碳-14含量确定的,并以发现者德国天文学家古斯塔夫·史波勒(1822~1895)命名之。

[52]“蒙德极小期”指的是发生在1645 1715年前后的一个太阳活动低潮期。科学家爱德华 沃尔特 蒙德(1851 1928)发现这段期间的太阳黑子非常稀少,因此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53]转引自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8页。

[54]明代嘉靖至清代道光年间(1550年至1851年),中国曾出现长时段的极寒天气,被称为“明清小冰期”。

[55]“我国最寒冷期间是在十七世纪,特别以公元1650~1700年为最冷。”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90页。

[56]“在这儿表示着一幕英雄末路的悲剧,大有点象后来的楚霸王,欧洲的拿破仑第一。”郭沫若:《驳〈说儒〉》,《郭沫若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52页。

[57]潘慧惠:《罗隐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58][意]贝奈戴托 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页。

[5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07页。

[6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24页。

[6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3页。

[6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72页。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