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萍: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曾国藩打造团队方略(3)

摘要:曾国藩可以说是晚清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曾经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湘军,而且这支湘军最终成功取代了清政府的正规军,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的部队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农民,一部分是知识分子。那么,曾国藩是如何凭借共同的信仰和合理的体制机制凝聚人才,缔造他的优秀团队的?如何依靠理想信念使一支地方部队取代正规军打败太平天国?张雪萍老师为您解读。

而且曾国藩又规定,如果领导在打仗的时候下属没有注意保护领导的安全,让领导牺牲了,或者是说领导犯错误了,那对不起,从他而下给我解散重组,挣高工资的机会没有了,曾国藩给他的将领,给他的士兵工资是很高的,解散了,或者说重组了,本来是总高层干部,到其他部队变成了中层干部,收入受损,这样就相当于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连接在一块,只要你的领导不死,只要领导不犯错误,部队的完整建制就在,用曾国藩的话说叫做“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完。从湘军之制,则上下相维,喻义于利。将卒亲睦,各护其长。”保护了你的上级,你的部队的完整建制就在,你的领导不犯错误,你部队的完整建制就在,所以自然打仗的时候大家就会注意保护上级的安全,在做决策的时候自然这些将领会尽量考虑周全。

有一段时间曾国藩回家给他父亲守制,朝廷是迟迟没有起用曾国藩的意思,所以这时候他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做李续宾就给他写信,说“或则皖省,或援豫章,先生不出,续宾何敢独行前往?先生带我出山,仍祈带我归里。”我们或者去这,我们或者去那,您不出来我们怎么敢独自去呢,您把我带出来再把我带回去吧。为什么李续宾这么说呢?其实我们发现曾国藩虽然说统领像根,由根生枝,由枝生叶,但是您可以发现,最终能够调动整支部队的还是曾国藩,就是说金字塔塔尖的还是曾国藩,只有他能真正调动的了整支部队,统领的本事再大也只能是带领这一支部队。这种制度在湘军初期可以说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到后来剿灭太平天国之后,这种制度也日渐发生了变化,随着这些统领的本事越来越大,权力越来越大,所以也发生了分裂,中国近代出现军阀割据,实际上就和曾国藩的这种制度有一定的关系。

这些统领一个个权力都大了,所以纷纷独立,后来演化成了一个个小军阀,当然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时候这种制度是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部队建制非常的独特,这种建制独特的部队建制法是保证曾国藩的部队能够打胜仗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曾国藩为后人所学习所推崇的还有他的选人才的选用育留之道,我把他总结为选用育留体系,可以说曾国藩对于人才的选用育留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而且是非常细节的一些见解。比如他的选人,曾国藩选人是有特长的,薛福成是曾国藩的一个学生,他说“曾国藩识人之鉴越轶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曾国藩识别人才的本领比古今任何一个人都强,江湖中见到这个人就能断定他是个伟岸之才,或者是通过观察他的相貌仪表就能断定他是什么样的人才。

还有就是具有坚韧精神的人,具有坚韧的意志力这样的人是可用的,那什么人不可用呢?叫做表现欲望太强者,有点本事但是特别爱表现自己,像那孔雀一样特别爱表现自己,用北京话说就是臭显摆。再有叫做才大和性格偏激者很有本事,但是在性格方面有明显缺陷这样的人,即使要用也要有限制的使用,这个是曾国藩的用人标准。同时他识别人才还有诀窍,他说什么呢?他说大致说来,考察人才之道,应该看他的志向与趣味。志向趣味低下的人,安于现状,囿于世俗的陋规,因而越来越低贱污劣;志向趣味高尚的人,向往先贤的辉煌功业,因此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尚明达。人才的优劣智愚,由志向趣味就可以区别开来。

关于用人,可以说曾国藩也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曾国藩主张要广收慎用、注意考察,来投奔曾国藩的人很多,对于来投奔自己的这些人该怎么用,叫做“广收慎用、注意考察”。

有这么一个例子,是讲曾国藩对鲍超的考察。鲍超是四川人,个头不高,但是作战非常勇猛,鲍超本来是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一个手下,但是因为鲍超性格脾气不太好,和胡林翼手下的很多将领合不来,后来才来投奔了曾国藩,刚到曾国藩的时候曾国藩只给他两个营的兵力,人数不多,几百人。所以鲍超就不太满意,和曾国藩身边的一个姓李的心腹幕僚抱怨,说你看想当年在胡大帅那我要多少兵胡大帅给我多少兵,我自己没有好衣服穿,胡大帅把自己的好衣服都给我穿,你看看我到曾大帅这来才给我两个营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你能不能跟大帅说说,给我多加几个营的兵力。这个姓李的谋事就跟曾国藩说了,曾国藩说鲍某刚来,未立尺寸之功,怎么能要求加兵呢,他刚来,还没有建立功业,我也没有看到他的实际本领,怎么能给他轻易加兵呢。

过了两天,曾国藩请鲍超吃饭,用什么东西来招待他呢?用猪肚招待他,这个东西在当时的人看来不是什么上等食材,也就是一个家常菜,而且在吃饭的过程当中,鲍超屡次想跟曾国藩提要求,要求加兵,但是每次曾国藩都把他的话岔过去了,所以吃完饭之后鲍超感觉不好,于是就心存去意,想走了,不在你这干了。于是这个姓李的就劝他,你别着急别上火,我们曾大帅用人自有他的绝妙之处,你再等等。终于把他劝住了,又过了几天,太平军来攻,曾国藩把鲍超派出去了,鲍超大胜而归,曾国藩二话不说,一下子给加了10个营的兵力,从此鲍超再也不提加兵的事情了。所以曾国藩就总结,说对于这些人怎么用呢?叫做“试以艰危,责以实效”,试以艰危,把人才放在困难而危险的环境中考察他,责以实效,看实际效果如何。嘴上说再好,但是一交给你重要任务就办砸了,那算不得真正的大才,或者是平时办一些小事情都办得不错,但是重要的事情老干不好,那也算不得真正的人才,这叫做“试以艰危,责以实效”。

鲍超立功之后曾国藩继续考察他,据说有一回刘铭传到鲍超这传达任务,等他回来之后向曾国藩复命,曾国藩就问他说你见了鲍超了,鲍超穿没穿黄马褂,跟没跟你提他往日的战功?刘铭传说,鲍超对我非常客气,非常恭敬,既没有穿黄马褂也没有提往日的战功。由此,曾国藩就断定鲍超这个人是可用的,虽然立了功但是并不骄傲,而且鲍超这个人很聪明。鲍超虽然是一介武夫不识字,唯一认识的字就是自己的姓——鲍,唯一会写的字也是这个字。据说有一回鲍超的部队被太平军围住了,鲍超就让手下几个参谋给曾国藩写救援信,这几个人去了好半天,信也没有写出来,然后鲍超气得直骂,这帮浑球怎么这么半天还写不出呢?底下这几个参谋说你别着急啊,我们正在想着怎么措词呢,鲍超说我都要被打死了,还想怎么措词,来,拿笔来我写,写了一个大大的鲍字,然后鲍外面画了一个大圈,大圈外面又画了很多的小圈,说,去,拿给曾大帅吧,曾国藩手下这些幕僚拿到这封救援信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曾国藩说我明白,老鲍被人包围了,赶紧派兵去救吧。所以你看这个家伙虽然不识字,但是他会画图,证明他很聪明,这个是“广收慎用,注意考察”。

要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我们都听说过这句话,“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嫠牛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 。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则鉏铻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宜也。”世界上不害怕没有人才,害怕的是用人者不知道怎么正确的使用人才,人才身上有长处有短处,如果用好了,可能短处也会发挥好的作用,但是如果用不好,恐怕长处也发挥不了好的作用,关键看你怎么用。那怎样才能把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之上呢?这里面最忌讳的就是“用违其长”,不根据人才的特长给他安排工作。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