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将完善北京首都机场服务首都核心功能的保障能力;强化天津滨海机场枢纽功能,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培育石家庄机场为枢纽机场,积极发展航空快件集散及低成本航空。首都机场集团总经理刘雪松6月25日表示,在首都新机场建成投运前,首都机场重在“提质”,其他机场重在“增量”;京津冀及华北地区主要的机场有望实现“民用机场一体化管理”,目前首都机场已经完成对河北机场的托管。
医疗
帮河北医院提升技术
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规划有望在年内出台,医疗资源如何重新配置引人关注。2015年初,北京市卫计委就初步拟定“京津冀医疗健康协作规划”,其中包括了对津冀等城市提供技术支持等框架协议。如5月23日,北京市卫计委明确北京天坛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对口帮扶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医院、第四医院,将通过3至5年的技术支持,把张家口的4家医院打造成当地的医疗中心。据河北卫生计生委主任张绍廉介绍,截至目前,河北省有24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建立了业务联系,合作项目共计377个,但其中属于共建共管、整体托管、集团化管理等较深层次的合作仅有57项。
教育
构建京津冀大学联盟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北大、清华等高校与天津、河北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仅北大就与天津各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项目170余个;与河北各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项目160余个。但三地协同发展中,教育资源如何重新配置?
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在日前举行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高峰论坛”上说,三地将构建京津冀大学联盟、京津冀职业教育联盟以及京津冀教师培养共同体。北京作为教育“高地”,带动周边地区教育发展将有助于疏解人口。河北则渴望两地优质教育资源尽快实现数量和质量上的“切实支援”。
此前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相应的规划会配合北京产业转移和人口疏解。
通讯
资费一体化仍待推动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后,何时打破三地通信领域的壁垒也成为关注焦点。早在去年7月,京津冀三地消协就公开致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三大电信运营商,提议降低并取消京津冀地区长途及漫游资费,但截至目前,京冀三地手机漫游费仍没有取消。据多家媒体报道,三大运营商都称在等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出台,再积极推动落实三地长途漫游资费优化工作。
据悉,未来京津冀三地将实现手机资费以及固话资费的一体化,甚至未来三地固话用户间拨打电话将不再需要加拨区号,但这项工作仍需时间来推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