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文艺战士忆抗战:曾目击遭遇战 日机坠农田(2)

94岁文艺战士忆抗战:曾目击遭遇战 日机坠农田(2)

摘要:94岁的胡可老人,头发花白,但讲起往事,思路格外清晰。他还记得到北平时城外传来的炮声,扰得自己心中郁闷无心学习;记得戴上“红蓝箍”时,队伍里有形形色色的人,他像找到了亲人一样;记得初到晋察冀军区时,年轻的聂荣臻将军讲话……

1944年2月,晋察冀群英会后,胡朋(左)访问戎冠秀。

1944年2月,晋察冀群英会后,胡朋(左)访问戎冠秀。

目击遭遇战 日机坠农田

胡可介绍,这支游击队是由七七事变以前潜入关内的少数东北义勇军和北平城里出来的一批进步学生作为骨干力量,“学生里有党员,有民先队员,我只是个中学生,小知识分子”。游击队人多枪少,于是征集老百姓手中的枪支弹药成了一项迫切任务。胡可当时在游击队第三总队做文书工作,负责编造花名册和登记枪支弹药。

在这期间,他迅速认识了各式枪支,也学会打枪,参加过三次战斗,其中一场遭遇战同日军交火还取得一定战果。那是一天深夜,游击队到天门沟一带执行任务,胡可所在的第三总队担任警戒,监视山下那条由北平城通向温泉、南口的大道。第二天近中午时分,忽然有人发现山下大道上出现日军的踪影。“一个个跳跃移动着的黄色人形,隐约还能看见他们的红色肩章,大家抗日情绪高涨,便纷纷开枪射击。”胡可回忆,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下午,傍晚时天空中出现敌机,“飞机擦着山头低飞侦察,因为飞得过低,其中一架被二总队原二十九军的副连长用机枪迎头击中,坠到清河一带的农田里。后来敌人增兵,用迫击炮轰击山头,我们游击队才撤离。”

讲述这段历史时,胡可一直强调这是一场遭遇战,自己只能算是一个目击者,不过战果令人振奋,“红蓝箍”也因此在北平西郊名声大震。

抗敌剧社内 辗转搞创作

1937年12月,胡可随游击队来到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军区,后被送去军政学校,学政治、学军事,成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第二年毕业后,他成为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的宣传员。

胡可参演话剧,学到了一些戏剧知识,后调到文学组,动笔创作反映边区斗争生活的剧本。为了创作需要,他深入生活搜集材料。“我曾跟随骑兵团的小部队奔赴山外,在青纱帐里伏击敌人,和地区支队的侦察员潜入敌占城关执行侦察任务,与地方干部在敌人控制的地区钻地道,昼伏夜出征粮和锄奸,也曾以区干部身份在滹沱河两岸走乡串户,做了两个月的减租复查工作……”

三幕儿童剧《清明节》,是胡可的处女作,“我随部队到边缘地区活动,了解到敌寇残害敌占区儿童的不少事例,比如他们搞细菌实验,就创作了这个剧本。”1944年春节过后,中共晋察冀分局召开边区“群英会”,戎冠秀大娘讲了掩护和抢救八路军伤员的事,会后胡可陪伴戎冠秀回到她的家乡访问,了解她的辛酸过去,此后创作了话剧《戎冠秀》,由抗敌剧社广泛演出。

胡朋(右)与凌子风(左三)等演员在演出中。

胡朋(右)与凌子风(左三)等演员在演出中。

采访中,记者问老人,在抗敌剧社的活动中有没有遇到过危险,老人摆摆手说没有。但在老人与妻子胡朋同著的书中,北京晨报记者发现这样一段经历。1942年4月,剧社演出队穿过敌人封锁线,白天隐蔽在老乡家里,傍晚潜入村庄,为防止汉奸向敌据点告密,由部队封锁村口,只许进不许出,有人通知村民来看“八路军演戏”。演出完毕迅速撤离,再到另一个村庄隐蔽起来。“政治攻势进行了半个月之久,收到了明显效果,不过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遭到敌人包围,突围中女同志方璧牺牲、胡朋负伤,剧作家崔品之被俘后遭杀害,杜烽等几个同志跳崖摔伤。”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