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反腐的目标战略和路径(2)

法治反腐的目标战略和路径(2)

体现在《摘编》中习近平法治反腐战略思想和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实践,从战略层面来看,实际是“标本兼治”的升级版,即“标本协治”。反腐败标本协治战略的核心要义是,反腐败责任主体在认真分析、科学评估、正确判断某一阶段腐败特点、反腐败形势与任务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时期内反腐败的阶段性目标,运用战略思维和法治思维抓住主要矛盾,从全局、长远、根本上协同运用治标和治本两大反腐要素,正确处理治标降低腐败存量与治本遏制腐败增量的关系,在腐败像脱缰野马难以控制之时,优先采取治标降低腐败存量,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腐败的危害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在腐败存量大幅下降之时,就转向以治本遏制腐败增量为主,编织好廉政制度这个专门约束公权力滥用的笼子,建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可以说,反腐败标本协治战略,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学说的本质要求,符合现代协同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标本兼治战略的升级版。当前,我国采取“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治标策略,就是标本协治战略的第一种情形。

 《摘编》的重要论述,使法治反腐的路径更加有效

《摘要》的重要论述为法治反腐确定了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需要不断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培育廉洁法治环境,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

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是法治反腐的基础。一是加快完善反腐败国家法制体系。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国家反腐败法,就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基本原则、法律主体、机构设置、体制设计、惩防程序和法律责任等反腐败的重大问题作出法律规定;同时,完善反腐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等配套法规,防止利益冲突,从法制源头上堵住或减少公权力寻租的机会。二要加强与反腐败有关的刑事和司法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客观公正审判制度,加强对腐败问题的依法惩治,使司法反腐于法有据。三是健全从严管党治党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以严于国家法律的标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形成内容科学、配套完备、程序严密、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四是做好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衔接,增强党纪和国法双轨反腐的法治新思维,适时通过法定程序将成熟管用的党内法规转化为国家法律法规。五是把十八大以来卓有成效的一些反腐败举措法制化。

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法治反腐的关键。一要完善捍卫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机制。二要在反腐败司法中强化公正司法。三要完善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机制。四是反腐败干部队伍要做遵纪守法的表率。

培育廉洁法治环境是法治反腐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要探索制定《公职人员伦理道德法》,规范约束公职人员的用权履职行为,净化政治生态。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廉洁意识,挤压“腐败亚文化”的生存空间。

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是法治反腐的必要延伸。治理腐败和治理其他全球性问题一样,都需要国家间的合作。这就需要我国的廉政法制与国际通行的反腐败制度、机制相对接,并充分利用国际反腐合作渠道追逃、追赃,地方和国家的行动接轨,使腐败分子无处可逃。

(作者系省社科院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